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都市言情>工业教父小说> 第192章 乙烯项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乙烯项目

乙烯,简单来说,就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是应用范围最广,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工制品。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们国家必然是一个乙烯需求的大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们国家引进了几十套规模不同乙烯生产设备。从几吨到二十吨都是有。十吨这个规模是其中数量最多的。

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为什么还要研究?

因为这些乙烯生产设备都是全盘引进的。有从日本引进的,还有从德国和美国引进的。

与其他全盘引进的设备一样,除了引进当时付出大笔资金之外。后续维护和故障还要依赖厂家的技术支持。那种情况下,花钱都是小事。

不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受制于人不光不是长久之计,更会有很多的风险。所以计划研发乙烯和更进一步的大乙烯技术,胡杨是双手双脚赞成的。而从基础的十万吨级起步,也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不管是多少万吨级的生产设备,都是从一套最基础的模型上一步一步扩展出来的。先把最基础的十万吨级研究透了,就是把基础打牢固。无论以后要上升到多少万吨级,心里都是有底的。

胡杨对罗鹏程说道:“真正的问题是,‘专家’们将目标设定为二十吨级的乙烯生产设备。”

罗鹏程略微疑惑:“这有什么问题?产能增长一倍,还算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吧。”

胡杨问他:“您对乙烯和大乙烯设备有多少了解?”

罗鹏程想了一下,说道:“比一般人稍强一点。”

胡杨说道:“大乙烯这个说法是咱们中国人发明的。以前十万吨级都能叫大乙烯,而现在我认为至少要五十万吨以上才能算大乙烯。而从技术上讲,乙烯生产技术的分水领是低温材料技术和一级压力容器焊接技术。”

罗鹏程略一回忆,说道:“这个说法我好像以前看到过了。但这次的专家意见中并没有看到。”

胡杨说道:“当然不会写。因为十万吨级和二十万吨级乙烯生产设备,在这两个关键技术上的需求并没有提高很多。研究难度自然也就相对容易很多。十万吨的能搞定,二十万吨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罗鹏程喝了一口咖啡,说道:“出一分力,完成两个目标。很有智慧的算计。”

胡杨毫不掩饰的自己态度:“当然,他们都是‘专家’。”

对于这些专家的睿智,罗鹏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方面,他们的确是专家。他们的确在各自的领域中,拥有超出绝大多数人的知识。但同时,很多的主、客观因素也促使这些专家,做出很多并不怎么‘专家’的建议。

这就像一个悖论。他们靠专业能力成为了专家,但当他们有了专家的名头之后,就不能再提供专业的意见。而为了继续体现自己的专业性,他们还需要否定那些真正专业的意见。

很荒谬不是吗?但这就是某些特定领域里的现实。

罗鹏程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他也无能为力。

胡杨继续说道:“现在世界上主流乙烯生产设备的规模都已经超过五十万吨级。我们如果只把目标放在二十万吨级上,这种进步其实没什么意义。按照这个速度,我们恐怕要半个世纪才能追上国际主流的尾巴。”

罗鹏程放下杯子:“那你的意思是要把目标定在五十万吨级?”

胡杨摇头:“不,至少八十万吨。提前量还是要有的。三五年内,八十万吨级就应该逐渐成为主流。在自主研发十万吨级的同时,还需要同步开始低温材料的专项研究。压力容器方面,自动化焊接的研究条件还不具备,那就只能专门培养一批高级焊工。靠他们手工焊接。”

罗鹏程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低温材料研究,我印象里国内搞的好像并不多。”

胡杨点头:“只有三家大学里有相关实验室,但也都不是专项。主要是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投入太大。”

罗鹏程说道:“看来你做了不少功课。”

胡杨有些无奈的说道:“这种功课不需要做。国内各种材料领域的实验室,基本都没有超过三个。除了国家实验室,就只有那几个高校才有足够的经费烧在这些项目上。”

罗鹏程也有些无奈的说道:“现状就是这样,等着上马的项目有很多,但每年的经费就那些。僧多粥少不好分啊。给谁不给谁,先给谁后给谁,每年都要反复的争论很久。”

对于罗鹏程说的这种情况,胡杨多少也知道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基本都会面临相似的情况。

胡杨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低温材料实验室一定要搞,否则关键技术不攻破。整个项目就是走了一个过场,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意义。”

这也就是面对罗鹏程这个亲生的领导。换个人,胡杨可不敢说的这么直白露骨。

罗鹏程思索了一阵,才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这件事恐怕不那么容易。这次能争取到拨款,已经是努力了很久的结果。搞实验室就要再追加拨款,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胡杨说道:“我理解,但总要试一试。提了就还有点机会,不提很多人都不知道乙烯和大乙烯的区别。至少也让他们明白,材料这个领域的重要性。最不济,也让他们知道低温材料这个东西。”

罗鹏程轻轻点头:“我会找机会给他们科普一下。即便是做的行政类的工作,也要对工业技术有基本的了解。”

胡杨竖起大拇指,表示非常赞同。

罗鹏程问胡杨:“建一个低温材料实验室大概要多少钱?”

胡杨毫不迟疑的说道:“不考虑人的因素,初期投入在五十万人民币左右。后续每年都至少也需要这些。如果想要尽快出成果,增加投入也是唯一的手段。科研的本质就是烧钱和碰运气。”

罗鹏程说道:“所以你才会对沈教授说自己急着赚钱,没工夫给他当助教?”

胡杨一愣,说道:“原来沈教授也是一个....这么愿意分享生活细节的人。”

罗鹏程听出了胡杨藏起来的意思,笑着说道:“这次乙烯项目的评估原本沈老也应该参加。我专门去找过他,所以聊到了你。沈老对你的评价挺高的,可惜你是个钻钱眼里的家伙。”

胡杨表示很无辜:“钱真的很重要。”

罗鹏程安慰胡杨,说道:“知道你赚钱的目的不全都是为了自己享受。这我也跟沈老说过。”

胡杨说道:“代沟一定会存在,不追求完全认同,求同存异。”

罗鹏程说道:“你能有这个觉悟就好。低温材料实验室我会尽量争取。如果不成的话...”

胡杨说道:“那就帮华夏科技争取一个建自己实验室的资格。”

“资格?”片刻之后罗鹏程便想到了胡杨所指:“你是担心出了成果会被...”

胡杨毫不避讳的点头:“我的确担心到时候被人摘桃子。我更担心的是一旦有人真的这么做了。会让我们在一段时间里完全失去民间科研力量。没人会喜欢自己付出了精力和金钱研究出的东西,被别人就那么无偿的拿走了。”

罗鹏程很想告诉胡杨,他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但这话他还真说不出口,这个保票他还真的不敢打。

胡杨要的资格,与其说是建设实验室的资格,不如说是能够保留自己成果的权利。

这个话题即便是在胡杨和罗鹏程之间,也不适合聊的太深。

罗鹏程问胡杨:“关于一级压力容器焊接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胡杨说道:“搞个比赛或者比武之类的,大范围甄选出高水平的焊工,然后在集中进行针对性培训。”

罗鹏程想了一下,点头说道:“好像是个办法。”

胡杨又说道:“如果真的要搞,我们华夏科技可以提供一点赞助。总要有点实实在在的奖励。不能发个奖状锦旗之类就算了。”

罗鹏程说道:“行,这我可记住了。到时候一定会去找你个土财主。”

胡杨笑着说道:“那就先谢谢您。”

这个事儿,胡杨还是真得要感谢罗鹏程的。如果在这个比赛中加上华夏科技的名字,那不就等于是独家冠名。

而罗鹏程那个新部门的级别非常高。如果是他牵头组织一次比赛,全国性都是有可能的。一个官方组织的全国行比赛活动的独家冠名,花点钱其实非常合算的。

从一个乙烯聊到了大乙烯,其实除了多了一个大字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多细节的变化。而关于大乙烯项目,胡杨还真的是做了功课的。虽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应付今天的的谈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