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连大夫都无语了,花了不少钱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检查还看了心理医生,各种测试过后,得出的结论是:“没事。”
没事为什么会这样?小赵既着急,又纳闷,等他把心里头的不解吐出来,那个给老赵做心理测试的大夫建议说,科学上解释不清楚的事情,可以找民间人士看一看,这不,民间人士里头,他们接触过的最神不过的就是这会算命的大哥了。
巧的是,这一天,不早不晚正赶上雷真归在这里,要不然,这事情也麻烦。
雷真归所擅长的,跟我一样,是山医命相卜这玄门五术中的“山”字脉,说白了,就是我们时常提起的“道法神通”,在得知了对方的情况之后,雷真归跟我一样,很快便确定这里头确实有蹊跷。
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印堂发黑,耳垂燥热,这都是最常见的中邪了的预兆,虽然不能直接说明遇上了什么麻烦,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事情百不失一,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在背后搞鬼。
在跟众人一起走之前,雷真归在院子里头打了一盆清水,让随行的人端着,不要放在地上,等到了地方之后,也不多说,将无关的人挡在大门口,就背着手在院子里头走来走去,一会儿抬头看看屋檐,一会儿踢踢门槛儿,一会儿进去左右观瞧,一会儿又爬上墙头四处找寻,等他忙活完,便拍拍手下来,让人将那盆水放在桌子上,随即驱赶了众人不要围观,只剩下,老赵小赵还有他和那个算命先生一起围在桌子边儿上。
老赵不知道遇上了什么情况,就问雷真归出了什么事,雷真归笑笑,就问对方有没有发现少了些什么。
这一老一小听后,当时一愣,面面相觑看看四周,不知道雷真归指的是什么。
见他们如此,雷真归摆摆手对他们说,问题的关键,不在屋里的摆设,老赵一听,就问,说不在摆设,在什么?
雷真归转头看看老赵,就问对方,这次来看小赵,有没有带什么过来。
老头儿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赶忙跑到角落里头将自己过来的时候带的包袱拿来,将里面的东西翻出来,突然大叫一声,说糟了。
小赵不明白怎么回事,就问他老爹怎么了,老头儿一脑门子都是汗,赶紧将包袱里头的东西一个个地取出来摆在桌子上。
其实也没什么,里面装着都是人参鹿茸之类的药材,最珍贵的,还是三颗血灵芝。
所谓的血灵芝,其实是灵芝的一种,只不过,这种灵芝很少见,据说,野生的驯鹿在临产之前,会在林子里头寻找灵芝安胎,但是,有一部分驯鹿在生宝宝的时候往往吃不到灵芝就难产死了,这种情况下,母鹿体内流出来的血会浇灌生长灵芝的一小片区域,在母鹿的鲜血里头生出来的灵芝,长得跟寻常的灵芝不太一样,据说,这是宝贝,药效在寻常的灵芝的百倍以上,在过去,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东西。
当然了,这年头,皇帝什么的都是笑谈了,但是,血灵芝还是很珍贵的,雷真归对医字脉的东西有所涉猎,一看到的时候,心里也吃了一惊,但是,看老头儿的表情,这老赵,却像是对另外一样东西更紧张似的。
只见他,左翻右翻,从兜儿里翻出一个绒布的小口袋,将口袋拿在手中捏了捏,便摆出一副十分恐惧的样子来,他将口袋打开,在里头掏出一块卷曲着的树皮,树皮是被艾草缠绕的,里头,有许多快要干了的,像是棉絮一样的很厚实的一堆青苔。
没错,就是青苔,青苔里头,一根红绳无力地垂下来,除此之外,已然是空空如也。
见此情形,老赵一下子就慌了,噗通一下坐在地上,眼泪汪汪的,小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问他老爹怎么了,老赵一听,拿着那跟红绳就对小赵说:完了,完了,参把头送给咱的棒槌不见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有些朋友就会问,这个“参把头”是个什么东西啊?那,在这里说一句,其实,在东北的林子里头,这“参把头”就是山神的意思,在药农的眼里,这山上的人参,都是山神爷爷的,能采到山参,都是山神爷爷的赏赐,所以,每次出来之前,药农们就会拜祭山神爷爷,具体的方法,也跟其它地方的不太一样。
传说中,“参把头”原是一个药农,有名有姓,叫孙良,最早上山挖人参的就是他,但是这个人很早就死了,据说,他的死,是因为一次挖山参的时候,自己的一个兄弟迷路了,然后这个孙良找了七天七夜,始终不肯舍他而去,最后连累带饿地死在山里头了,天上的玉皇大帝被他的仗义感动了,就封了他做山神,东北老林子里的东西都归他掌管,所以,挖山参的药农都特别尊敬他。
有经历的朋友可能知道,在东北的林子里头,当地人有个忌讳,就是宁可坐在地上也不坐树墩子,这个习惯就跟这个“参把头”有关系,据说这“参把头”享受香火的地方,就是“树墩”,也就是说,传说中,树墩就是“参把头”的饭桌子,你一屁股坐在人家的饭桌上了,山神会生气,就不保佑你了。
当然了,这也是传说,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确实见过老林子里头子树墩上放“倒头饭”插香供奉山神土地的,想来跟这也有关系。
除了参把头之外,还有一个词叫“棒槌”,棒槌是什么呢?它的本义,是老人们洗衣服用的一个东西,有点像是黄瓜,能有半米多长,手腕那么粗,过去的女人,在洗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放河里然后用这东西用力敲,在没有搓衣板的年代这个是很省力气的一个东西,当然现在很少见了。
老赵说的棒槌,却不是这个棒槌,他说的棒槌,指的是山里头的老“人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