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历史军事>北宋第一文豪>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全其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全其美!

第183章两全其美!

苏辂胡诌完两份策论,没太放在心上。他最近刚安排完补种之事,地震发生在春耕之后,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灾后很多人坐在田埂上对着七横八歪的秧苗抹眼泪。

苏辂开春囤了不少粮种没种完,见此情景自然安排学生抓紧在学田上培育了一批健壮的秧苗,准备让学生们带回家里补种去。

学生们把消息带回村里去,不少人都不太放心,偷偷溜到学田附近看看育苗情况。

这一看,便发现学田当真是在搞育种工作,苗儿都已经长出来了,看着绿油油一大片!

老百姓就是靠地里过活,地里没粮,心里就慌。

如今金水书院要给他们送这种涨势大好的良种秧苗,他们心里头又有了希望,便时常自发过来学田帮忙,还说书院里的娃子们以后都是要有大造化的,这些粗活交给他们解决就好!

到六月中,周围各村的秧苗已经全部补种下去,百姓们又勤勤恳恳地开始照料农田,希望今年多少有点收成,要不然他们全家都要饿死。因着这事儿,认得苏辂的人越来越多了,周围每个村子见到苏辂经过都会热情地拉他进村吃个饭再走。

苏辂从不嫌弃,到哪都吃得挺香,跟谁都聊得挺欢。周围都走遍了,苏辂又去县里溜达,这县还是李宪的老家,祥符县。

苏辂吃着祥符县的美食,想到随赵仲鍼回了老家的李宪,又想到自己很久没有问候赵仲鍼这位好兄弟了。

苏辂到县里的客店住下后便挥笔给赵仲鍼写了封信,表示自己最近忙得很啊忙得很,又问关心地询问赵仲鍼近况如何,题目做完了没,要不要把金水书院最新套题发一份过去。

赵仲鍼最近每天都在家里蹲,不过他也没闲着,早早让李宪出去网罗人才,回来和他一起看书刷题。

认真研读过苏辂给的教材之后,他发现自己天赋有限,根本做不到自学成才,所以把当地有学问的人都请上门来,希望借助别人的智慧掌握这些新鲜学问!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这种事的,很多人得知赵仲鍼的意图之后当场拂袖而去,说这种旁门左道的玩意他们坚决不碰;还有一些更是直接把李宪关在门外,压根不肯上门!

好在也有人慧眼识珠,觉得这学问很不错,每日认真研读。赵仲鍼十分欢喜,给他们发了高薪,让他们安心住下,每日拿着卷子去向他们讨教!

如今汝南郡王府一带的读书人都知道了,汝南郡王府有个傻小子,只要你能学会一些新学问、能解出一些题目,就能到他身边混吃混喝。财帛动人心,不少人听闻此事,立即想办法跟去了汝南郡王府的人打听是什么学问。

不知不觉间,赵仲鍼竟凭着一己之力在自己老家掀起了研究“理科”的风潮。

当事人对此一无所知。在收到苏辂寄来的信之后,赵仲鍼高兴不已,把自己做过(探讨过)的题分门别类整理好,又写了一长串自己场外求助过后依然不甚理解的内容向苏辂讨教。

两地离得不算远,苏辂很快收到赵仲鍼厚厚的回信。

看完赵仲鍼提的一长串问题,倒是叫苏辂吃了一惊。

万万没想到,赵仲鍼居然是个理科好苗子!

这么聪明的脑瓜子,拿去当皇帝可惜了,不如一起来搞化肥吧!

品牌名字他都想了,就叫金坷垃!

俗话说得好,用了金坷垃,小麦亩产一千八!

等得知赵仲鍼找了上门家教,苏辂才稍稍平衡了一些。

就说了,自学成才没那么容易,集思广益学到这程度的话只能说勉勉强强算不错,比起他来还是差点火候!

苏辂闲暇时随意地给赵仲鍼解答问题,拖了几天才把信回完。

他把回信寄出去之后,又叫金刚把赵仲鍼那边提出的问题抄了一份送去给沈括,让沈括好好钻研一番。

最终目的是将它们全变成考题。

现在苏辂有“二沈”在手,运营的事有沈林在管,教学的事有沈括在搞,日子是越过越清闲了!

苏辂也正有意识地淡化自己在书院的存在感。他需要的第一批人才已经到手,到时要用人时可以立刻上岗,后面那些人最好不要再打上他的标签。

结党营私,哪个皇帝不怕!

他真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他崇敬无比的学生,回头旁人一听到是金水书院出来的就直接一锅端了。

还是偷偷地播种好,以后让种子悄无声息地散布到各行各业,静候生根发芽的时机!

苏辂心里有这样的打算,却没与旁人说起,只减少了在书院里头溜达的时间,多往外头跑。他弄了一艘大船,叫人叮叮咚咚地忙活了两个多月,大船被反复加固以及装饰,不仅外面焕然一新,里面也陆续被改造成苏辂想要的样子。

人手也陆续找齐了。

转眼到了九月初,苏辂装作若无其事地带张菀柔去祥符县玩。

去年生辰时苏辂的诺言,张菀柔没忘。她知道苏辂常跑祥符县,心里隐隐猜测苏辂把藏书楼建在祥符县,只是没好意思去打听。

两人都当做没这回事,在祥符县溜达了一天,安心地在客店住下。

第二日天还没亮,苏辂就跑去敲张菀柔的房门。

张菀柔也醒得早,听到动静把外袍套好,打开门却见苏辂笑眯眯地立在门外,邀她一起去渡头看日出。

两个人踏着薄薄的日光前往渡头,远远便见一轮红日于金水河上冉冉升起。

红日之下,一艘漂亮的大船静静停在河面上,看起来安静而美好。

就在苏辂与张菀柔走近之事,一声嘹亮的唢呐声响起,接着便是响彻云霄的鼓声。

周围不少渔家与船工都被吸引,齐齐走出来看这边的动静。

张菀柔抬眸望去,只见一群赤膊汉子在甲板上打鼓,动作十分利落,每一下仿佛都蕴含着极大的力量。等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以后,一群女子鱼贯而出,坐在船头弹唱起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张菀柔越听越惊讶,转头望向苏辂。

苏辂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声律启蒙》,一位叫车万育的前辈写的。”

张菀柔对苏辂认得的这些“前辈”已经见怪不怪,只觉这曲儿甚是好听,词更是将写诗词常用的意象与典故都囊括其中,着实难得得很。

苏辂说道:“跟我来,我们到船上看看。”

张菀柔迈步跟在苏辂身后上了船,却见船上别有乾坤,里头已经不是寻常客舱,也不是画舫游船,而是被改造成了藏书之处,两侧的书架上满满当当都是书,底下则分列着两排桌椅,可供二三十人分坐其中读书写字。

苏辂说道:“开封一带水网密布,我把这船改成水上藏书楼,平时辗转各个码头和渡头,每个地方停个十日八日,可以供当地人上船看书抄书。不用给什么钱,也不拘是什么身份,若是他们心里过意不去,可以把自己独有的书抄一份送到船上来,这样他们有新书看,我们也有新书看,岂不是皆大欢喜?”

张菀柔仔细听完了,又忍不住问:“那刚才那些女子……”

苏辂说道:“这是我托宋尚书为我找的,许多伎人过了青春年少的年纪,便没多少人找她们去弹唱了,我不消花多少钱就把她们请到了船上。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要是换成年轻女子,还不一定能唱得这般有韵味!”

事实上这船上的船工也是过了青壮年纪,已经经不得长途劳累,才应了苏辂这份一个月只需要干那么几天活的差使。

苏辂给他们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他们又让苏辂少花了钱,两全其美!

张菀柔听苏辂纯粹只是在评价唱功优劣,也就没再深究“你怎么知道年轻的唱得没韵味”这种问题了。

她抬眼看着眼前满满一船书,心里甜滋滋的,只觉得跟苏辂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要开心。

今天,咸鱼翻了个身,让自己咸得更均匀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