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7章 全方位防止疏漏
医学就此要进行理性地科学分析去论证了,经过很多医学家的研究并得出医学圈的共识。撤掉机器后人体的自主呼吸心跳没法恢复的这部分患者,原来是由于人体大脑最重要的脑干部分死了并且无法用医学手段逆转,所以叫做脑死亡。
医学家再发现,缺血缺氧会导致脑死亡。如果及时抢救,大脑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血液重新灌注营养是有可能恢复机能避免脑死亡的。
综上所述,脑死亡有个时间差。抢救的时候上机器为了抢救脑细胞没错。如果机器时间上久了但是患者一直没法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是大脑死了,始终是人死了。
脑死亡的争论点于是回到这个时间差是多久。这个时间差长短正是社会上各种观点大碰撞的原因。你科学没有办法去断定具体个人这个时间差长短的话,有可能误判患者死亡的。
统计学上有些大数据,是没法具体归类到个体的。有的人这个时间差是长些,有的人这个时间差短些。不要小看这一分一秒的时间差真可能断人生死。
要让脑死亡拥有充分的事实论证,必须回到原点。医生要找到证据论证这个患者的脑子死了,而不是只看时间来说话。
放在以前,神经专科医生有这方面的专业性,是属于最符合去找证据来判定患者是否为脑死亡的人。问题是,临床人力不足的问题太常见了。为了弥补人力不足不方便等问题,国际上通行做法是定下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无需专科医生只需临床医生,经过短期培训通过资格考试后可以胜任。
就此可能有人会再怀疑非神经专科医生究竟能否判断脑死亡。
这点问题无需紧张的。其实脑死亡判定是个流程,和判定心脏死亡患者一样是走个流程。脑死亡判断标准里头,有一条规则是:必须明确病人病因,明确是不可逆的脑损伤导致脑死亡。
这一关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深度参与的,不可排除。
说到这里可以明白,曹勇为什么坚持把孩子送到方泽这样的专科医院来了。显然是想全方位防止疏漏发生。有最专业的神经专科医生团队研判,可以尽到最大限度避免医学上的不严谨导致对这孩子的情况进行误断。
这解答了曹昭的部分怀疑,同时是从弟弟的话里头听出一个他想又不太想要的答案:“你认为这孩子当时情况已经可能发生脑死亡了是吗?”
“我当时在现场,手头上的工具除了手电筒和棉签,能有什么?”曹勇感到好笑。
他一开始不是说了吗?要做医学诊断是十分十分严谨的事儿。他虽然是医生,但没有透视眼,哪里能透视到这孩子究竟脑子伤的是什么情况。
“要做ct,而且做不止一次的ct。”曹勇再敲敲自己说过的重点。
不要把他们小叔在电话里透露出ct初步显示这孩子伤及脑干当作最终结果。
第2508章 心理负担
医学的最终判断结果要按照程序走完的。按照规定流程去做,正是怕疏漏。医学疏漏如安全责任事故是失掉人命,谁也付不起这个责任。
从某方面而言,他的观点是偏向小师妹谢婉莹的,不要随随便便太多怀疑论。当然,曹昭刚才的话说了,没说阴谋论,没说怀疑这孩子父母想对孩子怎样。只说怕医生疏忽大意太快给患者下什么死亡的结论。
对二哥这点提醒,曹勇以神经专科行业内的人士给哥哥打个保票:“这对孩子的父母,既然能自己想到想捐献这孩子的器官,肯定第一是基于善心。二是,这对孩子的父母肯定是懂知识懂文化的人,因此能想到并且不排斥器官捐赠这个事情。”
“嗯。”
“我们神经外科医生会给家属解释孩子的病情。对此我这个神经外科医生可以老实告诉你,神经外科医生要全盘论证这孩子绝对脑死亡不是二十四小时内能做到的。神经外科医生没有这个本事。所以你来问我这孩子究竟现在是不是要脑死亡了,我只能告诉你,现阶段做不到这种判定,也不会应家属要求去干这种鲁莽不科学的事。”
都没有全面排除掉可逆的情况,医生怎么可能随便去走判定脑死亡的流程。再说国内脑死亡没有立法,国内医生对这个事真就是谨慎到了极致,生怕出一点点纰漏会导致今后依赖脑死亡患者供体的部分器官移植事业全完蛋了。
弟弟这番专业的话总算是彻底解除掉的他的顾虑了。
曹昭点点头,笑了,自己确实可以放心一些了。
和大众乱想的绝对不一样。正常心态的器官移植医生其实心理负担很重的,也很怕误把一个活人的器官拿过来安在另一个孩子身上,相当于杀了另一个孩子。
“行吧。”曹昭拍拍弟弟的肩膀,感激弟弟解惑。
拉开阳台窗户回来到病房,曹昭走到病床边,在主治医生陪同下关心地查看学生的伤口,再拎着衣服先一步回医院去工作了。
神仙哥哥走了,陶师兄他们走了,任老师出去打电话,谢婉莹起身准备吃早餐,望向了阳台。
曹师兄独自一人站在阳台,双眼若是在目视远方,背影此刻不免染出抹沧桑的影子。
她可以感觉到师兄的心情不太好。
专科医生是这样子了,安慰得了别人安慰不了自己。他说了一堆程序话去安慰自己二哥,可否认不了事实。
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这孩子如他二哥怀疑的,他一接手已经觉得没希望了。也难怪送去方泽后,方泽医生的技术水平至少不会比他差,对患儿家属一说,只要这患儿家属有点儿脑子和文化的都可以听出医生的话是什么意思了,萌生出要开始器官捐献的事情很正常的。所以,真没有什么阴谋论,只有悲催的事实。
孩子头部是有道淤青,其实这个淤青不是十分严重,意义在这个淤青可以指示到孩子受到创伤冲击的一个方向。
第2509章 阳光希望
富有经验的医生知道很多病人不是死于第一次直面撞击,而是一次撞击后带来的二次惯性加速度撞击伤,在车祸患者里头尤为常见并且后果最严重。
为了防止这种二次撞击伤,交通规则里头一再强调司机乘客均要系安全带。安全带可以起到很好的限制惯性力量的作用。像这次交通事故里头,小玉这个情况显然是没系安全带的后果。
没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这个孩子第一次冲击时身体大幅度向前碰撞到前额,紧接惯性头往后仰,第二次撞击更是加速度,撞到的部位刚好是性命攸关处。
实际上当时他一摸孩子的脖颈儿头和脖子连接的地方枕骨大孔区,发现出问题了。以他既往的行医经验,很容易能初步判断出这孩子为脑干重度损伤。
脑干大面积出血,基本没命。
交通事故永远是天灾加人祸,最终结果要再加上伤者自身的运气成分。
这孩子倒霉,哪儿撞不好,给去撞到脑干了。
一场悲剧,真是一场悲剧。
他小叔打电话给他报告ct结果,也是想确定下是不是在现场已经是这个情况了,结果与他的初步判断一致。
当医生最难受的地方在这儿。接手病患的时候,连和死神抢一下生命的机会都没有。他的耳朵边似乎能响起死神对医生的一阵阵不屑的嘲笑:凭你们想和死神抢命?我死神真要这条命的时候,只有你们医生滚蛋的日子。
“师兄。”谢婉莹拉开阳台落地窗,轻声唤道。
听见她的声音时,曹勇的视野从远处朦胧的警告瞬刻拉回到了近旁。
死神再狂笑,抵不过阳光和希望。若是放很久以前,他可能会对自己只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自从遇到她以后,他更相信阳光和希望的存在。
望着师兄转回身后英俊的脸庞面上带上丝微笑了,谢婉莹的心慢慢松了下来:师兄没事就好。
疾走到她身边,曹勇握住她的手:“走,吃东西去。”
所以,谢同学不知道,她看见曹师兄认为是看见了阳光,而曹师兄认为自己能阳光是她给的。
(这——)
由于她身体康复的很好,曹勇回去对面自己科室处理下工作。
时间到了傍晚,如谭老师电话里所说的,施老师和小孙老师带东西来探望她了。
“这是巧克力蛋糕切片。没放冰箱,所以你赶紧吃了。听人家说你喜欢吃甜食。”孙玉波将一小盒蛋糕盒子搁在她床头柜上,说道。
“谭老师送的吗?”谢婉莹疑问,感觉送甜食不太可能是扑克脸谭老师的风格。
孙玉波鬼主意来了,向她挤下眼:“对,谭老师送你的。”
啪!
小孙老师的脑袋遭施旭老师拍了。
“你说什么。”施旭教训下这乱弹琴的家伙,玩笑不可以乱开的,推开这毛头小子走上前去递上自己带来的牛皮文件袋,对谢同学说,“这是谭老师给你的。”
看来蛋糕切片是小孙老师和施老师买给她吃的。
第2510章 来比比
谢婉莹连声感谢两位现场老师,双手再接过谭老师叫人送来的文件袋。
“你住院期间没事,我们也怕你乱跑。谭老师说了,这东西给你在病房里看着解解闷。”施旭叮嘱着她。
“是。”一边答应,一边谢同学好奇着要解开文件袋看看谭老师给她带来什么作业本。
突然间,病房门被阵飓风拍开了。
铛的声门撞墙,在室内的三人惊醒回头看。
站在门口的人是何光佑,指着两个普外二的诘问:“是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普外二的人貌似听不懂他的问题,“你想吃蛋糕吗?”
这两个家伙装模作样的,让何光佑气急了说:“你们送她什么东西了?”
身为管床医生必须检查清楚了,他人给患者送什么糖衣炮弹了。说着对方不回答的情况下,他往前走准备亲自瞧瞧。
施旭和孙玉波两个人着急了,双双上前用手挡着,拦着对方:“你想做什么?”
“拿走。不,拿来,我要看一下。”
“我们谭老师的东西,为什么给你看?”
“我怎么不能看了。他给她的,我当然可以看。”
“谁说的!”
不管他们两人,何光佑跳过这两人肩头对着谢同学喊话:“是什么东西?”
“学习资料。”谢婉莹同学老实答。
谭老师给她这个学生的肯定是学习资料了。
谢同学这个答案,让现场这三个人:==
超级一根筋同学。
“对。是学习资料。”施旭反应过来了,回头说。
鬼门子学习资料。谢同学脑袋不开窍算了,这两个家伙以为能糊弄谁。何光佑气到吹下巴瞪眼珠,放话道:“行。要比谁给学习资料多对吧?我们科里也有的是。”
信不信他们肝胆外的科研资料能多到砸死对方。他们肝胆外是全国肝胆外专科第一,没人能比得上的。
“数量有什么用。要比得比质量。质量还得比最近的质量。”被对方激到怒了,孙玉波指天指地和对方怼。
实在是气不过。何光佑决定去找个牌子挂到病房门口,写上:没有主治医生同意不准来送东西。
说来,这些前辈肯定没有陶师兄沉得住气。
好像有人闻风去通知陶智杰了。没多久,邱瑞云接到陶智杰的指示过来,对两位普外二的人说:“陶老师说,既然来了,到他办公室里喝杯茶吧。”
“不用不用。”普外二的人天生怕这尊佛。
“不要客气,同一家医院,彼此要合作的。”说着,邱瑞云上去主动先拉着孙玉波往办公室走了。
走廊里其实来了一堆来探病的同学了,见到前辈们的动作,齐齐挨着墙站着装空气。等前辈们离开后迅速钻进谢同学的病房里头。
“莹莹,你没事吧?”一群同学围着她病床问。昨天老师太多了,搞到他们进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