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你明白什么是机械化战争吗?”
“总理先生,我知道,那是约翰.弗雷德里克.富勒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坦克出现以后,陆军机械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战争将是一种纯粹机械化活动。战争胜负百分之九十九在于完全。战场上坦克数量多的一方胜利的机会亦多。他还认为:骑兵将退出战场,步兵降为辅助兵种,炮兵则需提高机动能力。此外,富勒还主张:作战时,首先以坦克出敌不意地突向敌人的纵深,摧毁其首脑机会,同时以飞机轰炸其交通枢纽和补给系统,接着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扩大战果,追歼逃敌,一次会战即夺取战争的胜利……”
正在里加城堡内给阿道夫.希特勒和威廉二世讲解机械化战争的并不是“蓝军”总指挥古德里安,而是担任“红军”总指挥的法肯豪森中将。
他是来报告“红军”防御方案的。在正式报告之前,希特勒突然问起了机械化战争。
希特勒看了自己的军事副官长威廉.凯特尔少将,凯特尔轻轻点头,认同了法肯豪森的解释。富勒、戴高乐和艾曼斯贝格尔(奥地利军事理论家)关于机械化战争的书籍在英法并不好卖,但是德国的军官们却大多拜读过他们的大作,不过拜读并不等于认同。
穿着件老式德军军服的威廉二世这时追问道:“中将,你说的是别人的理论,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陛下,我只是部分认同富勒的看法,”法肯豪森说,“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是人,其次才是武器、地形、后勤等等。如果德国向我曾经担任过军事顾问的中国军队提供几个装甲师的全部武器装备,他们也不可能用坦克去战胜潜在的敌人日本陆军。”
“哦,中国人这么不禁打?”威廉皇帝问。
“不,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去运转一支装甲部队!”法肯豪森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用仿佛是学者的口气说,“陛下,虽然我在过去5年只是负责训练一支装备水平尚达不到一战中土耳其陆军水平的东方军队。但是机械化战争却一直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中国军队(指南方国民革命军)所面对的主要假想敌就是正在实现机械化的日本陆军。”
是烧马粪的机械化吗?在一旁听取汇报的赫斯曼心说,不过相对于现在的中国军队,日本陆军也能算“机械化”了,至少“小豆坦克”已经快要装备部队了。
“那么你找到对付机械化部队的办法了?”希特勒感兴趣地问。
“是的,总理先生,”法肯豪森回答,“增加防线的纵深,配属可以快速调动的预备队,同时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训练,有针对性的修建防御工事。”
希特勒想了想,又问:“那么在明天将要开始的演习中,你有信心打败对手的进攻吗?”
“有!”法肯豪森眯起眼睛,看了坐在希特勒身边的赫斯曼步兵上将一眼。
他知道这次的大规模演习是赫斯曼力主发起的。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检验机械化部队的战术水平”。
但是以法肯豪森对德国国防军战略思想的了解,却很容易就猜到这场演习实际上是一场针对波兰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战争的预演!
法肯豪森看来,对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进攻,无疑是一场比上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冒险行为,简直是孤注一掷,不计后果。
因为如今的德国除在法国、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敌人的包围之中。
且不说大英帝国,仅仅是这四个对手就拥有近1.1亿人口,远远超过德国加上波罗的的7000万。而且他们的工业实力之合比起德国也没有什么悬殊的差距,德国能够拥有的武器他们也会拥有,哪怕质量和数量上都稍稍逊色,但仍旧可以抵挡住德国的攻势。
和上一场大战一样,这种势均力敌的战争是不可能有速胜的。德国很有可能面临一场长达数年的漫长战争——法肯豪森知道一些备战的情况,总参谋部早在20年代初就开始准备了。仿佛是吸取了上一次战争准备不足的教训,总参谋部预计下一场世界大战会持续至少5年。
而总参谋部主管战略物资储备局(原属于工业促进委员会),现在正在努力储备足够应付5年战时需求的石油、粮食和各种有色金属。
但是军队当中,对未来战争存有疑问的高级军官仍然不在少数,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些“反战人士”的存在,也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决定进行这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的原因之一。随着德国的一步步崛起,来自英法等国的军事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德国不放弃寻求打破欧洲均势的政策——寻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就是打破均势的行为——那么一场新的欧洲战争恐怕是很难避免的。
因而,德国吞并波罗的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以及夺回东方失地的行动,都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极有可能引发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德军高层思想,树立必胜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法肯豪森冲着希特勒和德国皇帝还有赫斯曼行了一个军礼:“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阻挡蓝军,就好像未来战争中德国陆军将要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一样,敌人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
赫斯曼轻轻点头,微笑着对法肯豪森道:“中将,你尽力去做吧,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演习。
这场演习将会证明这样一个事实:除非全面升级装备,使步兵摩托化,否则以目前的步兵装备水平,是不可能在比较平坦且没有筑垒工事可以依托的地形上,抵挡住德国装甲部队的强大攻势的。”
……
“陛下,总理先生,对于此次演习的结果,我丝毫不存怀疑:装甲部队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而且不需要10天,明天下午演习将会以装甲突击集群的压倒性胜利而结束。”
在法肯豪森中将离开里加城堡后不久,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也开始进行汇报了。
古德里安的作战计划听上去比法肯豪森的计划简单多了,就是集中力量,攻击一点。而为了达成突然性,攻击前的炮火准备时间将减少到45分钟。
而且在装甲部队成功达成第一次突破之后,古德里安会立即发动第二次、第三次装甲突击,直到打穿敌人的防御纵深,将数量超过自己一倍的对手分割成两个部分,从而取得演习的最后胜利。
演习胜利的条件不过是突破并且推进超过20公里——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达成这样的突破往往需要付出几个星期的时间和难以想象的伤亡。
但是从20年代中期就开始摸索机械化战争的古德里安却非常清楚,区区20公里的突破,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明天下午就会结束演习了?”阿道夫.希特勒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古德里安。
十几万人为了这场演习忙活了足有两个月——机械化部队的远距离输送和部署实际上也是一场演练——实行起来大半天就完事?可能吗?
“明天下午!”古德里安脸上的表情显得极为严肃,“总理先生,机械化部队相对于旧式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是几何级数的。所以谁能首先掌握这种战争模式,谁就能拥有彻底改变欧洲局势的力量。”
古德里安是德军中少数和赫斯曼一样,坚信技术进步已经完全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德意志民族在机械化战争的时代,将拥有数倍于静态战争时代的优势!
因为机械化战争几乎就是为了德意志这个“工业民族”度身定制的胜利模式。用来执行机械化战争的军队,在赫斯曼和古德里安看来,就是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工厂。
一支装甲部队所拥有的各种装甲车辆、轮式或履带式、半履带式车辆,以及各种现代化的武器,就仿佛是一台台非常复杂的机器设备。必须要由专业水平非常高超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进行操作。那些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找不齐一支装甲部队所拥有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更不用说设计、制造这些先进武器了。
所以在如今的欧洲,除了德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四个真正具有规模化优势的工业国之外,别的国家根本就玩不起机械化战争。
而且,组织和实施机械化战争是一件非常复杂,又非常精密的工作。做事情比较马虎的民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战争模式的。而素来以认真、严谨、守纪律和讲规矩闻名的德意志人,显然是天生适合机械化战争的民族,他们一定会在别人没有掌握机械化的时代,就学会这种战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