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女生小说>时空过客4251在线阅读> 第二百六十章 复制产业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章 复制产业链

第二天上午,因为昨夜开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同志都起得比较晚,尤其是红一军团这边,之前连续数日的奔袭和渡江,着实耗费了众人大量的精力。

对此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所以红一军这边只是早早准备了饭食,并没有多去打扰,于是李润石便按着以往的习惯,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

至于程刚倒是起得比较早,毕竟体质经过了加强,精力要显得比常人旺盛一些,于是刚起来的他出门没多久就碰上了正在外头处理工作的徐相前。

“徐副军长,这回收获可不小吧?”

看到徐相前此时整理的那些军械,稍一分辨就知道肯定是昨日缴获而来的,因为红一军团更为宽裕的缘故,所以基本都让给了红一军这边,算是开门送上的一件大礼,让这边的东道主喜不自胜。

回头看到是程刚过来了,徐相前大笑几声,“还行,还行,肯定比不上一军团啦,不过也够用了。”

看得出来,徐相前对于这次的收获很满意,毕竟最后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还是红一军团,若没得这支北上部队的支援,不说一点缴获都没有,但至少也会大打折扣。

只不过川军一向以装备落后出名,而其他的杂色团防装备更好不到哪里去,以至于号称一万多人,最后红军昨日只搜集到了三千余支枪,其中大半还是磨损严重性能落后的老式装备。

不过一直以来大家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倒不觉得嫌弃,只是有些损坏得比较严重,难免有些可惜。

过去的两年多里,程刚累计送来的那五千支红四军修理好的枪支,虽然也大多是牌子、口径混杂,但确实称得上这支部队得以起家的重要法宝。

否则这么短的时间里,即便期间再加上各种购买、缴获、自制等办法,勉强扩充到八千人的数目,战斗力也很难跟上,哪像现在一大半队伍都做到了荷枪实弹。

记住网址kanshu.vip

另外根据计划,鄂豫皖马上又要到了扩军的时候,眼下这些不仅可以补充现有部队,还能用来组建更多新队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吧。

程刚对此也有所了解,所以昨日也是他提议的将缴获全部交由红一军处理,但看着眼前成堆的武器,大部分的品相基本和破烂没啥区别,随手拿起一支,发现膛线早就磨光了,枪机也似乎出了什么毛病,滑动起来涩得不行。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可程刚还是忍不住地失望,估计徐相前可能也在苦恼此事,所以干脆说了一个好消息出来:

“缴获的这些旧枪坏枪,有不少都没法用了,至少也得修理一遍才行,不然战斗力还是没法保障。

这么大的工作量,柴山那边的修械所可能会忙不过来,正好这次我们带了一些擅长修械的工人过来,到时再弄点机床和设备过来,把厂子继续扩充一下,后续的安排你们可得准备好哦。”

“哦?那可太好了。”徐相前瞬间兴奋了起来,昨日他虽然听说北上红军中还有不少非战斗人员,届时会专门支援各个根据地,却没想到一上来又是一份大礼,设备带人员全给送上了。

因此只见这位和程刚一般年纪的青年将领激动地说道:“刚才我还正愁这些损坏的枪支来不及处理呢,修吧修械所产能又不够,放着更是觉得可惜,这回可算可以放心咯。”

听到这,程刚随口问道:“对了,柴山修械所我之前送了不少设备和教材过去,最近有什么困难没有?这回正好一并解决咯。”

“还可以,现在修枪已经基本没问题了,就是听说原材料缺得很,其他的可能要去问一下了。”

徐相前虽然不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但之前也帮忙搜集过一些破损的武器零件,甚至还去扒过铁轨,所以大概了解现在修械厂的情况。

程刚点点头,这与他的估计基本差不了太多,根据先前的经验,简单的枪支修理难度并不大,一些经过初步培训的铁匠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要想修得好修得快,这里头要下的功夫可就大了去了,当然这些都不是徐相前能搞清楚的。

至于原料,程刚冲着对方微微笑了笑:

“原料的问题我基本能猜到,早年槿甘山和赣南都碰上了类似的困境,一方面要尽可能发动基层的力量,搜集更多的物资,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展自己的工业。

这次过来支援的人员里头,有不少都是在钢铁厂工作过,具有一定经验,到时试试能不能把一个小型的军工产业链建起来。”

“那可就太感谢了。”徐相前此时已经平复了内心的激动,上前郑重地握住了程刚的双手,却只能说出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到底什么是产业链,这些概念或许没听说过,但基本也能猜得出来,总之肯定对于军工事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作为一名军人,徐副军长自然尤为清楚武器对于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性,没有好装备或许可以打胜仗,但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

现在红军部队中大多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小伙,但凡有更好的办法,谁都不愿看到这些英勇的战士因为武器落后而过早地失去生命。

因此,虽说对于程刚的援助大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如此慷慨的雪中送炭,还是让徐相前感动不已。

程刚能够理解对方的心情,但还是摇摇头说道:“讲这些可就太见外咯,我们都是工农红军,互帮互助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哈哈,道理归道理,感谢归感谢嘛,该表达的谢意还是要表达的。”

徐相前继续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对于这位略显神秘的同志,他早就丢掉了怀疑的想法,只想着应该如何与程刚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今日之后就更加坚定了这个选择。

鄂豫皖最早时是在两年前,差不多程刚第一次过来的时候组建了一个修理小组,当时不过才只能造点大刀长矛和撅把子枪,都是彻底的手工化生产。

于是程刚当时就给了一批简单的加工器具和材料,以及几本初级科普书籍,再后来的几次又不断继续扩张,如今能够具备基本的修理能力,说不得可以少量仿制一些枪械,虽然还是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可也已经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毕竟在历史同期,鄂豫皖三年斗争过程中,这里的军械所也只是生产了“撇把子枪3500余支”、“汉阳造步枪800余支”,有了程刚的参与,即便没有这次支援,根据地的年产量都不止这个数。

当然了,暴增的产量自然是有利有弊,在进一步改善红一军的装备状况同时,又急剧增加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即便程刚先前就留下了不少钢锭、铁丝、铜片等材料也是如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程刚自然清楚这背后的道理,现在中央苏区的军械厂大部分材料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只有少数性能要求较高的核心部件,才依赖他的“进口”,而程刚的目标,就是把这套模式继续推广到其他根据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情况可能要比徐相前,还有鄂豫皖的其他同志想象的还要更乐观一些,这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增量,而是质的飞跃,是从传统手工业向真正意义上现代工业的迈进。

这第一步迈过去了,可能刚开始还显现不出威力,但只要继续坚持发展,将会是一番完全不一样的场面。

这点程刚已经在锐京看到了些许的迹象,毕竟工业最重要的不是设备和材料,而是作为最关键执行者的工人,以及将工人组织起来的这一整套制度,说是三年磨一剑也毫不为过。

而他这次带来的,正是那套已经在中央苏区初具雏形的方案,以及足以开启整个方案的火种团队。

只不过这些说出来,最后就只变成了“产业链”这三个字,从矿物开采、冶炼,到铸锻、机加工等等流程,不说全部到位,但也凑了个七七八八,即便真的遇到最严苛的封锁困境,也不用担心彻底停工。

再想得更远一些,这个模式甚至不用继续深耕,只需要重复发展下去,将来若是要遇到更加先进的工厂,只需要带上自己的队伍,也可以完成初步接管,少了更多顾虑。

这背后的小心思,程刚肯定没法一下子全说出来,所以在和徐相前闲聊时,他只是略微提了几句,便没有继续详谈了。

倒是这位徐副军长本人的经历,引发了两人挺多的共鸣,一时之间聊得都有些兴起了。

比如徐相前就回忆道:“总结这一年多,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指手划脚,评头品足。

我虽是副司令(军长),但不是特委委员,特委开会很少参加,有时讨论军事问题才叫我去,他们分配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叫带兵打仗就打仗;司令部的业务工作没人管,叫我管也行。

搞一段时间后,人家看你这人还行,能带部队打仗,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什么官架子、特殊化,慢慢地就信任你了。

取得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才能立住脚,说话主动,开展局面。威信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吹起来的。”

这点正好与程刚的想法不谋而合,又或者说他本来就是向这些前辈学习才逐渐养成的这般习惯,所以程刚笑着说:

“总之就是不能搞‘钦差大臣’那一套,这是必然要坏事的,自以为是从党中央来的,下车伊始,这也批评,那也指责,不管是谁大家都不会欢迎,哪怕是从苏联过来的那也一样。

对于军事指挥员来说,如果不能带兵打仗,又到处哇啦哇啦地评头品足,谁都不会服气,哪来的威信。

而像我这种管后勤的,如果不能帮助大家解决难题,减轻部队和地方上的困难,那即便说再多话也不会有人听,过去是这样,现在也不例外,你说是不是?”

“对头,就是这样,要是大家都能保持这样的作风就好咯。”似乎想起了什么,徐相前深有同感地表示了赞同。

程刚看着他,坚定地说道:“放心吧,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