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历史军事>宋朝败家子 吃货大联盟>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城北的流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城北的流民

有了化肥,粮食的产量将达到惊人的数量。也就是说,不但百姓吃得饱了,而且是吃不完了。

勤劳,一直是我们祖先的优良传统。若是你让他们吃得饱,他们能一辈子劳作在这片土地上。

化肥是化工产业,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还是洗洗睡吧。至少以大宋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到。

不管它了,至少这些粮食作物会让百姓吃饱穿暖了。石小凡很兴奋,赵祯加倍兴奋。

古往今来,还没有那一个帝王做到,让百姓吃好穿好的。赵祯马上就要做到了,他也相信,千百年后的史书上,自己会留下浓厚的一笔。

城北,红薯收割已经进入尾声。玉米的种植,在皇恩一村居多。花生、蔬菜、向日葵各种其他作物在皇恩二村,剩下的红薯,全部种植在皇恩三村。

皇恩三村地处有些偏远,可拥有的土地最多。黄土地适合红薯生长,长势喜人。

赵祯他们到了城北的时候一看,秋收已经接近尾声。田野里,到处都是一堆堆秸秆和花生秧,堆积如山。

粮食太多,朝廷不得不调拨十万禁军在此地建了十余个粮仓,还有无数个地窖。

地窖,用来储存土豆和地瓜所用。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火车从京城城东,要铺设过来了。

通火车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粮食作物运往全国各地,让整个大宋天下的百姓,都种上新粮食作物。

城北愈发的繁荣昌盛了,朝廷在此专门设置了城北府衙。由农桑状元丰乐坐镇,统领城北事物。

大宋朝不以官职论职位,许多朝廷高官也会被派到地方任县令啥的,宋朝初期的时候各官员干的差事都不一定是本职工作,一般是上级安排啥就干啥。

太祖建隆四年,太祖皇帝就下令让朝廷上的官员到地方上政务比较繁多的县任县官。

至于他们所当之官的称呼,是因为他之前的职务并没有被撤销,在宋朝时称呼起来是这样的:“以某官知某府事”“以某官知某州事”“以某官知某县事”,后来就简称为“知府”“知州”“知县”。

后来不只是朝官下来任知县,连比朝官较轻的京官也派下去做知县了,一般是“大县四千户以上选朝官知,小县三千户以下选京官知。”在此之前,县官的称呼为县令、县宰等,而知县,主业或者是职务并非在县里,按照现代的说法是组织关系不在这里,属于临时“抽调“,以某身份“知“县中之事,知在这里是主管的意思,不是知道的”知“。

反正,大宋朝官员职位,一直是让人颇为头疼的关系。咱们不必管那么多,反正农桑状元主政城北,城北一切大小事物,都有丰乐决断。

城北皇恩县衙门,专门配备了师爷、主簿、驿站丞、典史、三班衙役等等。好在此地民风质朴,县衙大多数都是个摆设。

而丰乐,更是常年不在县衙,基本上都是田间地头的跑。

山路弯弯,赵祯的马车终于到了皇恩三村。百官非得都跟来,说是什么要看看这传说中二亩地就能万斤产量的地瓜。

二亩地,产量一万斤。一家子能养活十口人的节奏啊,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漫山遍野的红薯,被从地里刨出来堆在一起。大者赛葫芦般,小的也有鸡蛋大。一辆辆马车、牛车、驴车,拉着一车车的红薯往地窖里运去。趣读小说

地窖,温暖湿润,可以完好的保存红薯。因为产量太大,丰乐定制了上千把切片机,专门用来切割红薯。

这种切片机比较有意思,需要一个高腿马凳子,用铁皮碗和螺丝固定在凳子上,圆形的切片机需要用手摇。

手摇切片机,两个人合作最好。一个人把地瓜放入切片机的漏斗里,另外一个人用手摇动把手,就可以把地瓜切成一片片均匀的地瓜片,然后直接把地瓜片扔在地里晒干。

晒干的地瓜片就可以储存起来,吃的时候洗干净蒸也好煮也罢,因为富含糖分,比粟米杂粮粥要好吃的多。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把红薯洗干净,然后上石磨磨出来,用来烙煎饼。

红薯煎饼充饥耐饿,可作为主粮食用。皇恩三村,家家户户门口,都已经架设起这种鏊子了。

赵祯走到地头,不用称,一看这地里堆积如山的地瓜就知道,产量不下四五千斤。

群臣更是啧啧称奇,这种块状作物产量竟然如此的惊人。

丰乐正在田间指挥百姓收割,地瓜浑身是宝,地瓜秧子是牲畜最喜欢吃的饲料。晒干以后,还可以冬季储存饲喂牲畜。

很快,有人来报,官家已到了城北。丰乐不敢怠慢,慌忙放下锄头下山迎接。

远远就看到了赵祯的黄龙大旗,丰乐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跑了下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臣丰乐,拜见陛下!”

赵祯心情极佳:“状元郎,你这干的不错啊。事必亲躬,你不在衙门坐班,亲自来地里忙活,若是天下的官员都如你这班亲民,何愁天下不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赵祯身后的吕夷简等人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还好,丰乐慌忙施礼道:“回陛下,非是臣之功。在衙门也没什么事,红薯收获,臣也得来查勘记录。”

“嗯,小凡,小凡!”

石小凡正在东张西望,听到赵祯招呼,慌忙上前:“陛下。”

“红薯可有什么做法比较好吃的?”

这狗皇帝,怕是眼巴巴的来城北看地瓜,就是为了想吃吧。

“陛下,这东西也就煮啊蒸啊的,再就是烙煎饼。口感,说实话不如玉米。”

赵祯有些失望的“哦”了一声,还是说道:“朕都想尝尝。”

尝过味道,赵祯才能知道百姓疾苦。这些东西可都是将来百姓的主食,石小凡无奈,看来又得露一手了:“好吧陛下,咱们去皇恩三村,臣给您做几道红薯菜您尝尝。”

城北,百姓们一片忙碌。这里也因为粮食作物的高产而名声鹊起,许多临县的百姓闻风而动,一到冬天,就会有乞讨的人来这里讨饭吃。而现在,已经有大批流民正在赶来的路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