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女生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第三百七十二章 地方意志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二章 地方意志 一

1690年12月31日,小雪。

南一民踩在咯吱作响的雪地上,听着旁边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颇为满足。

这是桃村火车站,整个登莱最繁忙的地区之一,各色货物在这里汇集,人员在这里集会,思想在这里交融,使得桃村这么一个原本开满桃花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充满了生气,一种勃勃向上的生气!

如今的桃村,基本上可以说是火车拉来的!在火车站两侧,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分别称为铁东街和铁西街。两条街上各有许多店铺,店铺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客栈、饭馆、妓院、百货商店等之外,还分布着大量的诸如铁匠铺之类的手工业作坊。很明显,这些作坊主要以加工机械零部件为生,提供给铁路采购部门。当然随着商业的繁荣与发展,现在这儿做普通手工商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毕竟做完了就有人过来收购,然后通过桃村四通八达的交通渠道销售到外地,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也就是说,桃村的工人数量还是相当多的,这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从烟台这种工业城市过来的,绝大部分还是吸收的本地固有的劳动力——其实就是各村的农民——他们构成了桃村已经初具规模的产业工人群体,并居住在附近由政府提供的公租房里。

公允地说,登莱开拓队在两条大街背后建起的一溜四层公寓楼,还是挺有想象力和超前眼光的。据说是参照了本土工业城市的一些设计,这些公寓楼每栋楼都有20-30套住宅,提供给一名工人及其家属居住,人均居民面积大概在15平方米的样子,还算不错。

这些公寓房,其租金无疑是十分低廉的,算是政府为工人们提供的福利,同时也是为工业化提供的必须条件,姑且算是一种基础设施吧。

当然政府提供的公寓房其数量肯定是有所不足的,而且由于资金的问题,他们最近已经停止了此类住宅工程建设。不过政府停止了建设,却不代表私人也停了建设。事实上,在比公寓楼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些私人投资建设的平房或两三层小楼,这是供几个家庭合租的住所,同样非常廉价,虽然人均居住面积有些小。

公寓楼、合租房附近有一些生活设施,如商店、饭馆、药铺等等,都是近些年陆续出现的,对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很是方便。

听说桃村最近要被提升为开拓队直管的镇,上头也会拨资金在这里修建屠宰场、供水厂、煤气灯系统、运动操场(为新军准备)、医院学校、轨道街车、公园图书馆等建筑,完全是将这个小村当做一座城市来搞的。毕竟这里不但是胶烟线和平荣线(该线尚未修建)的交汇点,枢纽要道,同时也是新军的师部,人员众多,未来不要说镇,就是进一步升格为县都是有可能的。

南一民在火车上时就仔细观察了这座布局略显凌乱的城镇,对其从一个小村发展至如今这个规模也深感自豪,这都是铁路、都是他们南铁公司的功劳啊!铁路带来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可以将一个偏远的内陆小村发展为举世皆知的新兴城市。

南一民这次带了十来个人,都是在烟台等车出发的。抵达桃村火车站后,他们没有休息的打算,而是直接在车站附近加价雇了一些马车,然后冒雪向西前往平度州方向。在那里,他们将参加一场由地方政府举办的洽谈会,谈谈有没有可能将平荣线铁路给搞起来。

老实说,南一民对这个洽谈会并不抱太大期望,原因也很简单,没钱!胶烟线是公司花费巨大代价建设起来的,当地地方政府乃至开拓队政府也动用了很多人力帮忙(这些都是免费或半免费的),这才将这条纵贯整个半岛的交通干线修建起来。自此,胶州与烟台两个登莱最重要的城市之间,有了直接连通的快速线路,人员和物资在此流动。如果调度合适,中间停靠少的话,两天之内就能从一头到另一头。

这种效率,无疑是公路、海运都无法比拟的。更何况,一到寒冬腊月的话,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不但海面结冰(主要是渤海及黄海部分地区)无法通航,就连陆路交通运输都极为困难,成本巨增。在这个时候,铁路的优势无疑是非常亮眼的,所以平度州等地的政府对于修建平荣线(平度州—荣成县)非常积极,认为这对于发展本地经济十分关键。

但问题在于,南铁公司为了修建胶烟线不但卖掉了许多资产,还发了不少债,贷了不少款。目前虽然胶烟铁路稳定盈利了,但公司却也进入了集中偿债期,资金压力很大。要不然的话,你以为上定铁路他们不想自己独立修建以便牢牢掌握在手里么?还不是没钱了!

所以,当1月上旬他们抵达平度州与当地政府展开洽谈后,很快就又无果而终了。平度州是产量大县,人口众多,确实有很迫切的修建铁路的愿望。但他们目前还在承担胶莱新河的修建任务——是的,你没看错,胶莱新河修建很多年了,至今仍未通航,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成本巨大,技术难点多,以及本土的船闸、升船机等设备供应缓慢——根本没多余的精力补贴平荣线铁路,因此南一民在敷衍了一番后,便带人离开了。

而在离开平度州后,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城内的一处旅馆内,接待了一个来自西面清国的使团。使团的规模不小,但行为低调,似是不想为人所知。他们从胶莱新河北端的海仓口过关,然后在一小队东岸警察的引领下,秘密来到了平度州,与南铁公司的人会面。

现在登莱与清国和平了,两国商人来往较为密切,这些年其贸易金额也稳步扩大,让两地的商人都十分欣喜。这次清国使团是隶属于山东总督——因为地近东岸的关系,满清山东的地方主官为军政一把抓的总督——他们来到平度州,还特别指名道姓要找南锥铁路公司的人,倒让南一民这个公司副总裁十分惊讶了。

而在听到对方的要求后,他就更惊讶了,原来满清想采购大量四轮重型货运马车。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东国造马车的和造火车的是一家人,因此便找到了南铁公司头上,希望采购一些此类交通工具,以提高满清的运输能力——去年的时候,清国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道路重点整修了一下,现在十分宽阔平整,路面硬化也弄得不错,已经可以走这种重型货运马车了。

南一民听到满清使者的要求后有些踌躇。严格来说,人家清国人也没说错。目前东岸国内造马车最好、产量最大的仍然是梅林县的南方车辆厂,这家厂与梅林铁路机械加工厂毗邻而居,互相扶持,既造马车,又生产铁路机车,与南铁公司一样,确实都属于铁路系统的企业,因此清国人说是一伙的倒也不算大错。

而且清国人给的价格相当不错,15吨的重载马车愿意付出一千两库平雪花纹银,这就相当于1200东岸银元了——目前,东岸元与中国市面上流通的普通白银大致是1:1兑换,高纯度的库平银则有一定程度溢价——简直就是暴利!南铁公司在烟台和胶州有维修中心,最近又在桃村搞了个铁路机械加工厂,未来都会有一定的维修、加工和组装能力。他琢磨着,若是能把清国的这单生意吃下来,然后通过内部关系从南方车辆厂低价进口零部件,运到登莱来进行组装卖给清国人,这生意不要太好做,而且未来如果做成长期生意,就可以为登莱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及税收,对于繁荣地方经济的意义极大。

南一民已经把自家的家人都搬到了登莱,东岸老家的家产变卖的变卖,送人的送人,基本上是啥也没有了。因此,他现在把登莱看做自己的家,对于发展登莱地方经济非常上心,从内心来说他是愿意促成与满清的这笔交易的。

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些政治方面的风险,让他踌躇不已。这重型货运马车虽然不是什么管制出口商品,现在与满清也处于贸易稳步发展阶段,可就这么卖给他们一百辆之多的货运马车,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更何况,高层的政治风向也是说变就变的,现在正是本土执委会换届选举的时候,万一新上来的领导们对此不满意,否决这笔生意呢?

想到这里,南一民的心就有些冷了下来,同时也更加愤懑,这本土对登莱的限制可真多啊!这不能那不许的,还让不让人好好发展了?他们从来就没真正考虑过登莱的利益,只知道一味索取!前阵子甚至还强迫那些不愿意出海定居的军户们走人,甚至弄出了一些小乱子,让地方上的官员们颇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为了东岸的全球布武大业,登莱的百姓、官员、军户们真是付出太多了!

当然本土那边也有理由。比如你登莱的技术基本都是我们转移的,很多武器装备也是本土廉价售卖的。还有最重要的,整个远东五藩的海上防务,都是本土海军部负责的,且在远东服役的所有海军舰船的费用都是由本土来开支的,这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小!

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苦衷,那么就只能进行对话,互相妥协了。南一民觉得理想的方式,还是仿效黑水等地,改开拓队体制为管委会体制,吸收部分本地官员进入管委会,给予地方一定的政治权力和发声渠道,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是避免仆从师军人闹事的唯一手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章节列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