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清在边上低着头不敢说话,叶秋桐便让医生全力救治,人都送来了,没有不尽全力的道理。
待人送进手术室后,叶秋桐便问了医生大约需要多少医药费,心里有了数,便留了五百块给树清,这些足够他付医药费和后续的一些营养费了,便先行告辞离开。
回到池边镇,大家都在镇里焦急地等着叶秋桐的消息,听到说送去救治,应该会没事时,大家这才放了心。
或许是因为共同做了一件善事吧,叶秋桐和琼斯互相看着,更不讨厌了。
由于这个意外的插曲,她们到青云山茶场的时间便推迟了一些,但是到山脚下时,看到正在做水泥路的工人在山路上忙碌时,叶秋桐还是很欣慰。
从上回签约到现在,叶秋桐觉得最重要的是先把路修好,进出方便了,才能发展茶园,所以第一时间就派驻了修路的工程队入驻。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修路的生意就交给了叶秋生去做。
自家人做事果然贴心,由于材料足,不拖欠工资,所以现在短短一个多月过去,水泥路已经修了一半了。叶秋桐她们的车只能停在半路上,剩下的路则要步行。
还好这些人平时都有运动,剩下两公里多的山路就权当是散步了,山野间空气清新,又都是学识丰富的有趣佳人,一路上话题不断,连带着赵文倩也是喜笑颜开。
半小时后,一行人慢悠悠地到了山上的木屋前,邱伯接到镇里的通知,在山上等着她们。
叶秋桐知道邱伯是镇里骋的集体工,现在面临失业后,看他情况熟,人又老实勤快,索性请他留下来,开了丰厚的月薪给他。
邱伯没想到自已都五十的人了,眼看回家也是种田捱三餐,没想到天上还会掉馅饼下来,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十分尽心地留在山上,依着叶秋桐的吩咐伺候茶园。
一看到叶秋桐出现,邱伯便把一栋收拾干净的木屋打开,到厨房灶上烧起泉水准备泡茶。
叶秋桐等人走了一路,正好有些口渴,便都等着邱伯的茶水,没想到,端茶进来的不是邱伯,却是叶秋桐熟悉的另外一个人,一个叶秋桐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的人……
正文 第六百二十九章长约
看到叶秋桐一脸迷茫,秀姑笑道:
“就是我在车上送你和李先生的那包茶,那就是我亲手做的。”
“天啊,那茶是你亲手做的?秀姑,你绝对担得上制茶高手这个称号了,那茶的味道是十足的水蜜桃味,自此以后,我再没喝过味道那么好的茶了。”
叶秋桐大吃一惊,她一直以为那包茶是秀姑之前的男人做的,没想到是她做的。
“我在虎邱那里学会了制茶,后来由于我善于总结,做得越来越好,早就超过他们了。只是他们十分大男人,又怕我打出名声以后不好管我,便威胁我不许说来好茶是我做的。”
秀姑说起从前,脸上神情十分淡定,显然是把过往的事放下了。
叶秋桐看她的神情,也觉得秀姑现在肯定挺幸福的,因为只有幸福的日子能让一个人面对从前的苦难时显得安之若素,淡定从容。
“那以后你在我这做茶就不用有这些顾虑了,你只管大胆放心地说,这是你制的茶,以后咱们还要搞茶王赛,没准你就是首位女茶王了。”
叶秋桐乐呵呵地道。
她投入巨资做茶庄,固然是为了家人的消闲需要,但是也不会放弃一个新兴的产业机会。
叶秋桐记得,九十年代初时,一些茶叶大县率先搞起了茶王赛,通过评选出茶王,再把茶王用拍卖的方式来推高价格,一斤原本最贵百来元就令人咋舌的茶叶,竟被卖到了三万元的高价。
当然,这是政府为了提高茶叶形象所做的“托”,但是确实把茶产业带上了一个新层次,那些原本依赖茶叶为生的茶叶县,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县、穷县,但是经过这么一炒作,茶农们迅速脱贫致富,家里只要有十几亩茶园,就能甩掉贫困的帽子,一年收入十来万元。
现在距离那个时间节点还有几年,叶秋桐既然觑准了,便可以蓄势待发,多开发一些茶园,再过四五年,新开发的茶园也产茶了,正是制作新茶的上好材料,到时候再采用相方的方法来炒作自已的品牌茶,一举就能把现在的投资收回。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家的茶园要能制出质量上好的茶。
叶秋桐还担心找不到好的制茶师,现在有了秀姑,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什么?你要和我签订长期合同,并且一个月给我一百元的工资?然后后五年按销售提成的方式再给我增加收入?”
秀姑听到叶秋桐提出的条件,瞪大了眼睛,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已的价值所在。
叶秋桐笑了,她道:“别小看了自已,你这一手制茶功夫,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可以说你极具天份了。当然,我妈是茶学专家,你要是和我签订了长期合约,以后她也会从理论上来指导点拨你,让你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除此外,我也有条件,就是在这二十年内,你最少要给我带出十名水平相当的高级制茶师来。”
前面的条件太优厚,后面的条件有点难度,太优厚了让秀姑感觉有点不真实,倒是后面有难度的条件,让她心里踏实了一些,在她看来,世界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呢?
“带出高级制茶师的条件我不敢拍胸脯,但是如果给我高中生以上文凭的人材,我觉得能带得出来。”
秀姑以自已的经历分析道。
“那没问题,人材由我出面提供,你只管做事就好。”
叶秋桐欣然道。
秀姑想想,觉得叶秋桐是自已的救命恩人,自已的命都是她给的,就算是无条件地要求自已帮她做事,也是没话说的,现在又给自已这么优厚的薪水,如果她还不签,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了。
所以,叶秋桐不顾众人的诧异,提笔和秀姑写合同时,秀姑便爽快地在一式两份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已的大名。
邱伯知道这个消息赶来时,秀姑已经签下了合同,但是知道合同的内容后,邱伯震惊了,他现在一个月才领二十元的薪水,但是相对于农村现在的生活,他这完全是高薪了。
而他的儿媳妇,竟然一个月可以领到一百元,而且日后还有提成,简直是被金蛋砸到了嘛,他当然一点意见也没有,看着儿媳妇的目光,也格外敬重了起来,暗暗替老大家的欢喜,之前老大丧妻再娶,以为日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老大竟然娶了个会下金蛋的金母鸡。
赵文倩等人素来尊重秋桐的意见,见她执意要签下秀姑,倒也没话说,当然,事后在下山的路上,赵诗音还是发问了,奇怪叶秋桐为什么要这么高价签下秀姑。
于是叶秋桐便对她阐述了今后茶产业发展的跃升之路,告诉她,象秀姑这样的制茶高手,如果现在不签下来,怕是以后还抢不到手。但是她又不想秀姑吃亏,所以还另外签了按销售提供抽成的条件。毕竟,如果日后秀姑觉得吃亏,制茶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到。
“好吧,难得有个局外人对茶产业这么有信心,我支持你。”
赵文倩第一个表态道。
她是茶学院的教授,若不是赋闲在家,也会对茶产业的现状忧心忡忡。因为现在茶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她没想到症结,倒是女儿的话点醒了她。
这个产业之所以低迷,就是一个字:钱。
茶叶卖不出价钱,茶农得不到好的收益,种茶制茶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好的收益,自然也没有了倾力钻研提升制茶水平的制茶师……恶性循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