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历史军事>诡三国小说> 第1076章 求贤令前世今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6章 求贤令前世今生

一提到求贤令,后世之人大多数想到的,便是曹操,但是很遗憾,很多人只是知道其一,甚至连这个其一也未必了解多少。

其实早在曹操之前,就有不少人已经提出了求贤令,曹操也并非是求贤令的创始者,其中较为著名的两人,一个是秦孝公,一个是汉武帝。

秦孝公的求贤令,铸就了秦朝的崛起。如果当时秦孝公没有颁发求贤令,或许就没有商鞅,更谈不上富国强兵。

当时许多在其他诸侯国内得不到重用的,或者是被排挤的人才,纷纷转道去了秦国,去了一个原本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蛮荒之地,是夷狄聚集的国家……

而汉武帝就更加有意思了,尤其是那一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更是成为了经典,或许只有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所以在汉武帝时期也同样出现了大量的胡人为官,甚至被封侯的先例。

至于曹操。

呵呵。

严格说起来,曹操的求贤令下了不止一次,而是三次。第一次叫《求贤令》,是建安十五年春发出的,第二次叫做《敕有司取士毌废偏短令》,则是建安十九年颁布的,第三次叫《举贤勿拘品行令》,是在建安二十二年颁发的。

纵观历史上曹操的人才团队,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兖州起家的那一批人,比如夏侯氏、曹氏兄弟,还有像荀彧程昱郭嘉等,第二批便是在后来豫州的那一波次人才,比如钟繇、陈群、王朗、杜袭、辛毗、赵俨等等。

而那些比如攻克各地之后投降归附的,就成为了第三梯队的人员,像是张范、田畴、王修、邴原、管宁、崔琰、桓阶、文聘、王粲等等……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以上的这些人员,都是在招贤令之前,就已经到了曹操的麾下为官了。而在招贤令发布之后,也就是建安十五年之后,曹操的人才集团当中,并没有增加多少新进的人,同时,赤壁之战后三国格局已定,人才流动较战前小也是时代趋势。

那么曹操在自己已经拥有大批贤才,整体三国格局已经算是基本已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求贤令?

有句话,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

曹操的这个招贤令,不仅仅是写给天下士族看的,同样也是写给刘协看的。

汉代是士人社会,作为曾经的“阉党遗丑”的曹操,尽管通过谋略和武力取得了最为广阔也是实力最强的一片土地,但是面对世家大族,尤其是那些诸如袁杨之类的“四世三公”士族子弟们,谁是真正支持曹氏,谁是暂时苟且,这些就成为曹操必须在内部彻查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所以,树立权威、改变门第观念是曹操那个时间节点上,所必须要做的。

招贤令便是第一次的试探,当中有一句“被褐怀玉”,一句“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就是可见一斑。曹操以被褐怀玉这个贫穷且有才能的人作为例子,而这个比喻,并不是完全比喻那些未被发现的贤人,而是映射着曹操自己!

而“明扬仄陋”语出《尚书》,本是帝尧举舜让贤之语,所以,实际上招贤令是不是在真的招贤,其实也就很明了了……

随之而来的行为,也同样说明了这一切。

三年后,建安十八年,曹操正式被封为魏公。从此在这一片大汉的土地上,汉朝的旗帜更多的被魏国的旗帜所代替。并且魏国还被允许自建社稷、宗庙,可以设尚书、侍中等等和原来汉朝朝廷一模一样的九卿内外官吏,俨然一副国中之国的模样。

所以实际上求贤令,求的不是普通的贤人,而是在逼着刘协让位给曹操这个贤人……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求贤令的颁布,真的是一地一郡之人就可以说要发布就可以发布的么?

看看之前发布求贤令的都是谁?

秦孝公。

汉武帝。

然后是曹操,而当时曹操是在什么时候颁发的呢?

建安十五年。

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了两年了,孙权苟且与江南,有威胁,但是威胁不大,而刘备甚至还没有能够完全入川,要等到建安十七年的时候才真正和刘璋翻脸。

汉代的天下,已经一半握在曹操手中,这个时候曹操才发布了求贤令试试水,建个孔雀台看看风头……

而若是在汉朝形象还没有完全崩塌的情形下,悍然以一地一郡,甚至才占据了几个县城的情况下,就大刺刺的向着天下发布求贤令?

向一县一郡之内以举孝廉的名义求贤,这是自己的本分,向全天下求贤,嘿嘿,真是无知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啊……

估计要是司马昭提前长大,说不得立刻就扑上来紧紧握住双手喊同志了,这不是明摆着就是要谋朝篡位,要进行造反了么?

所以斐潜一直有想,但是不敢。

毕竟风险无处不在。

但是这一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颁布求贤令的是天子刘协,那么原本的那些风险和问题都不复存在。作为天子,自然有资格向全天下的才俊们伸出橄榄枝,并且也不会遭受任何的流言蜚语,因为这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同时,求贤令的发出,必然对于士族原本建立在“举荐制度”上面的官吏晋升的模式产生一个强大的冲击,而这个强大的冲击波的一切副作用,自然都由刘协这一面光闪闪的大盾牌全数扛下来了,同时斐潜还会拥有了后续解释权。

啊哈,你不服?

不服你就去找汉帝刘协啊……

而且如此一来,还有额外多出一些其他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隐蔽却有效,或许在将来的一段时间之内,会发挥出一些特别的效用出来。

就像是下棋,如果不能够看到自己下一步,那么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如果不能够看到对方的下一步,那么就已经输了一半,想要在这一棋盘的斗争当中获取胜利,那么不仅仅需要清楚自己要怎么走,还需要知道对方会怎么走,当然,看得越远越好,获胜的概率自然也就越大。

要颁发招贤令,自然就是在学宮之前最为合适。

斐潜作为后世混办公室的老油子,自然知道该怎样做会让刘协觉得感觉最为舒适。在求贤令这样一件事情上,不是大包大揽的全数操控,也不是事无巨细的一一禀报,而是就像后世办公室里面一样,找一些易于改变的事项来请刘协来拿主意……

比如道路两旁铺设的,是要用红色的为主,还是以黑色的为主等等事项,这些不管怎么改变,相对比较容易,也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却能让刘协产生一种控制感和参与感。

因此刘协自从登基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这样重大的政治活动当中充当主角,而不是其他官员的陪衬,更不是只能是言听计从的傀儡,这样的感觉让刘协充满了热情,甚至有些迫切期待。

学宮大殿广场之上,旌旗飘飘,甲士持戈按刀,在周边侍卫。面对大殿的殿门之前,斐潜领着众人肃穆而立,静静的等候着。今天,要让刘协有主角的感觉,自然要让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吉时已至!”

“陛下驾到!”

“迎!”

伴随着礼官抑扬顿挫的声调,一顶绚丽多彩的华盖伞从大殿当中撑了出来,而在华盖伞之下的,便是盛装的刘协。

“臣等恭迎陛下!”

“诸位爱卿平身!”

一板一眼的流程进行完毕之后,刘协从一旁的侍从手中取过了一卷巾帛。一般来说,刘协可以不用亲自诵读这一封《招贤令》的,像其他诏令一样,由宦官直接当众是诵读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一次,或许是觉得这一件事情非常重大,或许是觉得自己应该为大汉做些事情,刘协坚持要亲自来做。

“……昔太祖立国,光武中兴,修德行仁,恩泽华夏,东海西域,南疆北漠,沃土万里,甚为广美。然今天下躁动,家国不宁,外患未消,又添内忧……”

“……天地广袤,孕生四方。明暗者,日月星辰,深浅者,河海山川,高低者,巨木蒲秧,何物不可用?何才不可当?”

“……古来才者自多难,姜翁贫,仲尼厄,削髌痛,胯下辱,才难,识才亦难!今或理识清通,执心贞固;或才高位下,德重任轻;或孝弟力田,素行高里;或鸿笔丽藻,文美章华;或学术该通,博闻千载;或政事明允,才为时新;如斯之人,而韬光勿用,仕进无阶,委身蓬荜,此为大汉之所害也……”

“……德需才养,才依德彰。德者可信,才者有为。德才兼备者,便为国之栋梁也。大才得用,日月顺行;奇才得用,河清海晏;众才得用,天下太平。才不得用,乃国之暗、朝之败也。才尽其用,方为国之明、朝之盛也……”

“……故今布招贤之令,广宜天下,若有才德之士可策强大汉者,朕自不加吝啬,尊官封侯,以彰其才……”

刘协略显得稚嫩的嗓音在大殿前回荡。

在这一刻,刘协甚至激动的双手都有些微微的发颤,他仿佛看见了那些伟大的刘家先辈,在空中对他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

斐潜看着刘协如同后世的国宝大熊猫一般,被众人如群星捧月一般围在大殿之前,而那些学宮之内的博士和一些听闻了消息,从周边赶来的士族子弟,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波的上前拜见,便微微笑了笑,然后起身向外走去。

“……过一会儿,看陛下若是有些倦意了,便进去说吉辰已过,让他们都消停消停……”斐潜一边往前走,一边悄声的吩咐道。或许刘协也觉得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和基层的这些士族子弟们一起座谈,所以现在当然不能去打搅了刘协的兴头……

斐潜才走到了大殿广场之外,却在拐角处碰见了贾诩。

“……诩恭贺君侯……”贾诩朝着斐潜拱拱手,低声说道。

斐潜挑了挑眉毛,然后招招手,示意贾诩跟上,然后说道:“什么恭贺不恭贺的,要恭贺的也是要去恭贺陛下才是……”

贾诩拱拱手,意有所指的说道:“君侯也看到了,陛下面前那么多人……诩身体单薄,哪里挤得进去……”

斐潜也是哈哈一笑:“那要不要让子初派两个护卫帮你开条道?”

“谢过君侯好意,只不过,诩还是觉得在君侯这边自在些……”贾诩嘿嘿笑着,“……君侯此举,就不怕去陛下面前的人过多了么……”

斐潜嘴角微微翘了一下,说道:“要去的自然会去,就算是不让,也照样还是会去,因此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更何况如今陛下身边确实也需要些人……”

保皇党难道是斐潜可以阻止的么?就算是在曹操那种严防死守的情况下,还不是照样一波波的前仆后继?因此还不如将刘协推到前面,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而自己站在暗处,这样才能将周围看得更加清楚。

更何况刘协现在有分辨所谓贤才的能力么?真正能有给这些所谓的贤才权利和地位么?就算是封一个新的车骑将军,就意味能和袁本初相提并论相互抗衡了?

除了虚名,现在的刘协手中什么都没有。就像是后世的那个笑话,高楼落下一块石头,砸到五个人,四个董事长,剩下的一个是总经理,被一堆虚名吸引过去的所谓贤才,能算是什么贤才?

“……君侯,”贾诩闻言,眼珠子左转转,右转转,又微微转头,望了望大殿那边的情形,忽然说道,“君侯可是要送陛下去雒阳?”

斐潜停下了脚步,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文和以为如何?”

留住刘协,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刘协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心性未定,阅历也是尚浅,那么不管是按照后世的经验,还是现在的局势,有这样的一个顶头上司,保不准什么时间便会出些幺蛾子,到时候斐潜在外征战,内部却祸起萧墙,就不是很好玩了,因此过一段时间之后,将刘协送走,便是上上之选,这也是斐潜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计划,却没想到被贾诩给推测出来了。

不过既然贾诩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到刘协那边,那么斐潜也没有必要和贾诩再做什么掩饰,所以才直接问贾诩对于这个安排的看法。

“君侯还真是……”贾诩没想到斐潜竟然直接承认了,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朝着斐潜拱拱手说道,“……诩,谢过君侯……这个,若是君侯欲行此策,不妨再加把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