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出版的四书五经和本时空的这些产品全然不同,不仅印刷精美、纸质优良,选取的内容更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当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例如《论语》后面就增加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这本书的优点是短小精悍,没有一句废话,而且对于文字注释的拿捏非常精到,此外还添加了杨树达的《论语疏证》,在阅读理解上远远超出本时空朱熹的集注;元老院版的四书五经以及集注基本上都是清代以后的版本,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远远胜过本时空任何一本。
此外元老院版的四书五经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俗话说穷文富武,读书一般都是穷人用以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读书的穷人可不象元老院所辖的读书郎一般人人有书发有衣服发,他们自己交钱读私塾,还要自己掏钱买书买笔墨纸砚,而这些东西在本时空基本上都是价格高昂的玩意儿。所以许多读书人他们的书都是从其他人那里借这个途径实现的,有钱人、富户、官员都喜欢买一些书籍,如果有穷人前来借书,他们一般都会欣然借阅,允许读书人抄写。与读书人搞好关系是好事,第一人家万一高中了,也许回来就能提点自己发财。就算没有高中,只要能考上秀才童生这些功名,就能够有官府允许的免税土地面积,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田产挂靠到这些读书人的名下,给他们一笔不大的费用,就能打到免税的地步。退一万步说,他们就算没有考上任何功名,对于有钱人来说也没有损失,至少赚到了好名声,可以诱来更多的读书人前来借阅书籍,撒大网下去,总能捞中几个的吧。
但是元老院版四书五经的出现,已经沉重地打击了附近州县的书籍市场,这一大堆的四书五经加注集一起标价才十元,就算是转过几次手,也不过是十六七两银子。读书人咬咬牙倒是也能借钱买下来,反正高中了的时候什么投资就都可以收回了。即便是印刷部门的印刷机不足,装订和选取活字的人员工作不熟练,一个月下来也能够出五百套以上的书籍,所以这些四书五经基本上一印刷出来就立刻被采购者一扫而空,印刷厂和负责督印的大图书馆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商务部门的一块香饽饽。
但是其中最让人吃惊的产品,不是这些四书五经,而是一本厚度几乎达到七百页的书——《新华字典》,字典的事情上曾经有大图书馆的元老们希望能够把这本字典改为《元老院字典》,但是这个建议被直接驳回了。这本字典是在旧时空的《新华字典》基础上经过一部分修正工作进行发行的,其最初的修订目的主要用途是提供给东方港的教育系统使用,但是不久却被外来的人看到的了商机。元老院版的《新华字典》是通过拼音和偏旁进行查阅的,在书的末尾还有通过繁体字偏旁进行反查的查阅方式,根据字典采购商的要求印刷部门又专门修订了一款通过繁体字偏旁进行查找字的《新华字典》。这批《新华字典》计划马上就被采购商采购一空,很快被卖到了武朝的多个城市,听传闻这种定价一元的字典在明州的读书人中就已经卖到了十六两左右,若是再往北的松州杭州等城市价格更是翻倍。
《新华字典》和本时空的其他书不同,这本字典对于每个字的定义,组词,造句都有详细的阐述,不仅可以认识字词,更可以得到许多想像不到的知识。古人中不仅仅是读书人与农民,其中更是有不少格物学的爱好者,而《新华字典》中的许多有关物理化学方面的字词基本上都有特殊的解释,甚至于还画蛇添足地增加了分子式物理公式一类“奇形怪状”的玩意儿。为此各地的爱好者们写了不少的书信通过商人们带到了东方港,由于不知道该交给哪个元老,因此其中大部分的信件都被直接交给了港务处,而港务处的元老一头雾水,只能继续逐级上交,最后才把这些书信交给了大图书馆。
出于对自然科学——格物知识追求如此爱好数量的吃惊,李喆这才顶住了执委会的压力,没有继续让大图书馆的元老数量一降再降,这才保持了一个让科技部门继续运作的基本人数。顺带着李喆还从教育部门拐带了几十个有知识文化并且又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归化民,毕竟蒋燕跟他每天都要见面的,所以其他各个部门都只能眼睛通红地望着这个“既成事实”。现在的大图书馆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被抽调”以后后一段时间的“自主补充”,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十二名元老以及三十五名归化民的部门,分别管理数据服务器安全、网络维护以及——新书出版等多个任务。
李喆现在正在审核一本“新书”——《十万个为什么》,由于这本书里涉及到的知识面过于广泛,里面更是深入浅出地详细解释了许多“元老院”试图掩盖的黑科技,因此这本书的出版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最后还要通过执委会和全体大会的审批才能正式出版。现在李喆选定的《十万个为什么》主要是面对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古代人,因此选取的是1962年的初版,分为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数学、地质地理、动物等八册,里面经过筛选已经选定了将近一千个“为什么”。
如今大图书馆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套书的审核与校对上——开玩笑,里面动不动就要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部要改为“中国”,地名也与本时空有很大的不同,更恼火的是人名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在书里面出现的人还没有出生,所以只能统一改名为元老的名字。
这就造成了元老们的命名狂潮,大量的元老纷纷涌入大图书馆,试图在这样一本绝对要被列入史册的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更有甚者还想要把计量单位改成自己的名字,例如刘业强就想要把“牛顿”这个计量单位改成“业”,袁振力想要把“海里”的单位废除等等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过直接就在李喆这里给否决了,计量单位是绝对不能乱改的,且不说元老们自己是受着这些计量单位的教育而长大接受的知识,若要是真的进行了修改,那么服务器里所有的技术资料都要进行一次审核,而且肯定还有漏网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乱动这些计量单位。
根据大图书馆的计划,一旦《十万个为什么》被批准出书,首批只印刷一千套,他们自己对于这种“科普读物”能够卖出多少套心里也没底,定价暂时定为五元一本。四十元一套的书在本时空而言到底算不算贵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想来这套预计为九十八万字的书卖到这个价格应该也不会太超过格物爱好者们的经济能力,要知道本时空的格物爱好者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不至于为买套书就要倾家荡产的。
=============================分隔线=============================
清晨的阳光从海面方向升起,一个男人肩挑着一套行礼,正行走在北海南面的道路上,正沿着崎岖的官道向着南面行走。他是前天到得北海城的,在城内休息了一天,在旅店里吃东西的时候偶然听说了北海南面大约百里左右有一座新城,去年才只是一片荒山野岭,今年就已经是一座巨大的城市了,还良田万顷,养活着数万人口。除了这些,竟然还能够每天生产海量的惊奇产品,价格便宜量又足。他在国内游历已是多年,这等故事倒也听过不少,但是往往都是些乡野传闻罢了,往往不是经不起推敲就是走到那里就真相大白。听的这些的他不由得哂笑一阵,讥讽这都不是真的,岂料就连旁边坐着喝茶的官差也跟他说的确是真的。
听的这些说法的他便也来了兴趣,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开始,他在武朝土地上游历已多年,浙、闽、粤等多地早已游历过,今年来到得广西,然后顺着官道一路向南来到北海,原想到此就已游历武朝极南,打算转向云贵川而去。这下忽然得知了南面有新城,全然来了兴趣,于是乎今早天一亮就挑着自己的行李向南而去。
中午时分,他沿着道路已经到得一片山中,安南山林茂密之程度远非内陆山林所能比,抬头不见太阳,低头官道上满是杂草,几乎已经无从辨别官道了,若不是沿途道路两旁都有树木上的路标指路,怕是早已迷失了方向了,他不由得心头惴惴,开始有些担心迷路的危险。前方道路不知还有多远,若是百里皆是此般道路,这山林之中又该如何过夜。
忽然听得远处一阵马匹嘶鸣,他不禁惊醒,连忙跳着胆子就要躲起,却从南面山道上来了一人一骑。远远看到他,那骑手冲他招了招手道,“前面的兄台,不知北海还有多远?”
他顿了顿,稍微踌躇片刻,抬头答道,“行路约有半日即是北海。”说到一半他问道,“不知此路前行多久可有歇脚之地?”
骑手点了点头,“此乃官道,向南行走半日有一驿站,乃是官驿,兄台可于那处歇脚,明日再行一日应可到东方港了。”
“东方港?”他默念了一声,这名字挺好记的,便对骑手拱了拱手,“那还请问此道是否安宁?是否有……”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骑手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这人看起来样貌似乎可信,便继续问道,“不是此路会不会有剪径强人?”
骑手笑了笑,从腰间亮出一块腰牌冲他晃了晃,他细细一看,原来乃是于驿站中间传输信件的信使,倒也放下心来,即是信使可在道路中与他人停下聊天,想必这条路上也没有多少剪径强盗吧。果然那信使又说道,“兄台不是安南省之人吧?年初之时东方港髡人出动大军剿灭东方港周边三十里的所有匪盗,早已把他们驱逐出了武朝地界了。这武朝安南省内已经没有多少强盗还敢逗留于境内了。”说着朝南面指了指,“你若是走得快,前不远处有一商队,也是要前往东方港进货的,你可与他们同路而行,明日午时应当就能到东方港了,”说着拱了拱手,“那我先行,兄台慢走。”说着也不等回话,拨马向着北面跑去。
=============================分隔线=============================
信使骑着马在约一个小时后就到达了北海城下,北海是一座人数约在万人左右的大城,城墙高达五丈,城门宏伟,门楼更是高达八丈,整座城分四门,因防范海贼的缘故,向东的城门是终年不开的。信使的马匹到得南门下,被城门口的兵丁拦住了,检查了腰牌便放行了,他一路驱马来到城内的驿站,将公文交给了驿站的杂工。不多时这封文书就被送到了刘传志的案头。
刘传志第一时间就来到了书房,从拴上拿起了这封公文。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里面的内容,他的心立刻就七上八下起来。若要说安心,的确看到这文书,他就安心下来了,因为这封公文是由安允周晋峰发来的,里面很明确地说明了髡人没有对武朝开战的意图,并且希望通过捐献一笔财产给朝廷,以换取在东方港区域的地权或者租住权。周晋峰在信中表示髡人没有妄动干戈的意图,安允和东方港都没有髡人军队大规模调动的迹象——这个岑敏已经跟他汇报过了;但是让他不安心的事情也有,几天前台风侵袭安南,多处地方受灾,可是髡人地盘里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一般,依旧每日照常工作生活。并且周晋峰还提到根据他在东方港眼线得到的确切消息,髡人已经击败了十万以上攻击占城港的安南军队,军队的名字似乎是叫做“南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