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下祝老就说道:“小胡啊,你不用担心,我给你做个见证。这事你是见义勇为。”
胡杨赶紧说道:“先谢谢您。其实我现在也有点后怕,刚才的确是有点冲动了。”
一听胡杨特意强调了冲动,祝老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不由得又对胡杨高看了几分。
好勇斗狠的年轻人他见得多了。但这样几分钟前才刚刚一脚把人踹吐了,几分钟后就能冷静下来的,可真的不多见。
老一代人都认为,成大事的人都要有城府。有城府的标志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就是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托那些醉酒衙内的福,今天餐车的早餐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乘务员没办法拒绝这些早起乘客,因为他们刚刚什么都没有做,所以现在就必须要做点什么。
软卧餐车是有菜单的。早餐可选的虽然不多,但有牛奶、咖啡还有面包。只需要用现金购买,而且不限量。
祝老很客气的表示这一顿要他请客。胡杨也没跟他客气,但说好了中午那顿要他来。
看了一眼装在布袋里的咖啡粉,胡杨就放弃了尝试的想法。老老实实的牛奶咖啡火腿肠。
祝老主要发出了邀请,哪怕就是一顿简单的早饭,可饭局的气氛就得由他们一方负责。
就坐之后最先开口的是祝芷云:“戚扬大哥,你们华夏科技是做什么的?搞科研的吗?”
戚扬秉承着一贯的风格言简意赅:“科技公司。”
胡杨听到这个回答在心里暗笑。也真难为戚扬能立刻想到这个答案。这个问题要是问他,胡杨还真没法立刻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在胡杨心里,华夏科技要做的事太多了。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个问题在胡杨脑子里转了几圈之后,他发现还真就是科技公司这个答案是最靠谱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胡杨很满意这个答案,但显然祝芷云并不满意,她继续问道:“科技是那个方向呢?”
戚扬继续延续他极简风格:“工业。”停顿了片刻,他又加上了“领域”两个字。
工业领域也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估计这位祝芷云同学还是不会满意。虽然很想看看在被追问下回答不出的窘样,但慎重思考之后胡杨还决定插进这个话题之中。
胡杨说道:“祝同学是学什么专业的?”
祝芷云的眼神终于离开了戚扬...一下下:“国际政治系,大三。这次是为了写一个论文和爷爷出来长长见识。你们呢?这是出差吗?”
胡杨笑着说道:“还真是出差。华夏科技的总公司在北京。我们公司在丹东有分公司。工作告一段落我们俩回北京述职。”
祝老说道:“华夏...我记得好像在招商引资名单上看到过一个名字,华夏农机是你们公司吗?”
胡杨很刻意的拍了一个小马屁:“祝老记忆力真好。没错,华夏农机就是我们公司的丹东分公司。这次我们过来是为了给产品做结构调整。”
祝芷云又看向戚扬:“产品..结构..调整,戚扬同志这是什么意思啊?”
戚扬却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让胡杨同志来解释。”
胡杨立刻接过话头:“简单来说,就是原本我们有甲乙两种产品。现在加入了丙。所以要相应减少甲乙的产量。”
祝芷云疑惑道:“就这么简单?”
胡杨说道:“理论上的确不复杂。”
祝老这时接口道:“但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才行,对吧。”
胡杨笑着点头:“当然,理论到实际都要有这个过程。一定会遇到问题。”
“为什么说一定呢?理论不就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吗?从实际中来,再回到实际中,就算有些情况下会遇到问题也不能说一定吧。”
胡杨一点都不奇怪,这个大学的还没毕业的姑娘会有这样的认识。因为这是很多人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人也会有的错觉。
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这大家都知道。但理论高于实践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
从实际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并不高于实践。理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总结和研究实际实践中的问题。这两者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
这种认识其实在二三十年后,也并不算是一个常识。胡杨也是有次偶尔听了一次辩论,才get到了这个观点。
胡杨说道:“理论是从实际归纳总结出来,但理论永远都只是无限靠近的实际,但同样永远无法完全代表实际。”
祝芷云下意识的想要反驳,却好像找不到什么好的说辞,只能求助的看向自己爷爷:“爷爷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祝老思索了片刻之后才说道:“这个看法我好像也是第一次听。但细想一下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小胡你这是自己想出来的?”
胡杨说道:“那还真不是。我也是在书上看到的。因为语言有局限性的,所以任何用语言描述的客观事实都无法100%反映客观事物,只能做到无限接近。”
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100%。
这句话让桌上的几个人,都在心里反复琢磨了几遍。非黑即白的思想,或者叫二元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人的主流思想。
胡杨这种说法,从本质上就否认了二元论。至少在1985年年末的现在,这还是一种很新的思想。
典型思想就是要么好,要么坏。要么黑,要么白。要么100,要么就是0。这种观点是有历史性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分清敌我。但显然,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也要跟着变。
祝老问胡杨:“小胡看的是什么书,书名还记得吗?”
按照惯例,胡杨再一次把锅甩给了外国杂志。
胡杨说道:“是国外的杂志,具体期刊号我还真记不住了。”
祝老有些惊讶的说道:“国外杂志?小胡还动外文啊。”
胡杨谦虚的说道:“能看懂一点英文。”
祝老表扬道:“小伙子,不简单啊。”
胡杨继续谦虚道:“当兵的时候,跟驻地旁边的英文老师学过一点。”
祝老说道:“不用谦虚。我这个孙女,高中就开始学英语。现在都是大三了也不敢说能看懂原文杂志。小胡你....今年多大?”
胡杨老实回答:“过了年就二十了。”
祝老看向自己孙女:“你看小胡才二十岁,学问见识都比你强。这下知道人外人有人天外有天了吧。”
这是长辈教育孩子的标准句式。胡杨很不讨喜的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可没想到祝芷云却是不吃这套的。她一仰头说道:“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我们人大有很多厉害的学长学姐,都是天才人物。”
在斜了胡杨一眼之后,祝芷云突然问道:“戚扬同志今年多大啊?我二十二岁。”
这一刻,胡杨似乎从祝老的眼神中读出了求助的意思。
胡杨立刻换了一个火候已经差不多的新话题:“祝老,请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方便透露吗?”
话一出口,明显看出祝老是松了一口气的。两人立刻交换了一个有默契的眼神。这一刻开始,祝老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小伙子了。
不问不知道,一问还真吓一跳。也怪不得老人家一直这么避讳自己的工作不提。
政策研究室。一听名字就是直属机构。一句话概括,就是最高的智囊机构。
除了政策研究室之外,还有两个相似的部门机构,一个是国务院研究室,另一个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这两个都是近期才设置的新机构部门。成立时间分别是80年和81年。主要都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新形势做出评估和预测,并为领导层提供建议和意见。
政策研究室的历史就长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机构直接对最高领导层负责,那个敏感程度就不用说了。
同样一句话概括,就是能不问就一个字都不要问,除非他自己愿意说。
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的孙女能少说几句,也可能是已经吃饱了。反正祝老打开了话匣子。
祝老是吉林人,也是东北老乡。这次下来是对东北三省的工业和经济情况进行 调研。
改革开放已经六个年头,东北和西北的发展都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调研的内容主要就是给东北把脉,能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作为“过来人”他知道东北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不仅是东北的发展问题,西北的问题也同样没有被解决。
可能是因为东北的情况还是要比西北稍微好一点。而相比之下,国家对西北的关注和投入都要超过东北。2010年前后,开发大西北进入了高潮。
国家给钱、给政策、给人才。
投入、拨款、扶植、开发、建设....
打开主要媒体,与大西北相关全都是这些关键字。
而同时期的东北地区,每年人口净流出都在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