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历史军事>崇祯十七年秋> 第519章 渡江之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渡江之策

太湖义军是江南之地,数十万蜂蛹而起的义军经过残酷的抗清斗争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精华。他们南下之后,为王彦带来了许多人才。

当初他被围扬州之时,南直一带义军自发救援,多亏了金声、江天一师徒领着几千徽州兵诈降,才能使他一举击败围扬清兵,杀出重围。

之后,王彦携民南渡,金声、江天一则返回家乡徽州抗清,没想到现在又聚到了一起。

其实太湖义军里面,除了江天一之外,剩下的也多是王彦的熟人,也正是因为此点,他才将他们编入忠义军之中。

江天一的话语,自然引起了王彦的重视,他们确实都不是重庆府的人,对于川蜀的地形,河流水纹并不了解,清兵也不是四川人,说不定有什么渡河的方法,明军清军都不知道,向当地人征求过江之策确实可行,说不定能收获意外之喜。

本着有枣没枣捅两杆子的原则,王彦当即下命,在巴县张贴告示,向百姓问计,并开出了黄金百两的酬金,没过一日,果然有人揭榜献策。

次日王彦与几人接着分析局势,便有军官在堂外欢喜的禀报道:“报,相公,有人揭榜了,人就在堂外,称是有办法帮助大军过江。”

这话引起了堂上一片骚动,若果真有办法渡过江去,那可是帮了大忙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把目光汇聚到堂外,王彦亦大喜的令人将来人带入,却是一身穿布袍,留八字胡的中年男子。

他到了堂上,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将堂内的人都悄悄的扫视一遍,然后目光锁定王彦,立刻跪着冲王彦磕了头,而后道:小人,郑四海,成都府人,是个蜀锦商人,平时以将成都的货物运到巴县倒卖为生。今天看见了官军贴的告示,特来为相公出力。”

王彦抬手让他起来,疾声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快说!”

“回禀相公,蜀地多竹,小的以为官军可以扎竹筏过江!”

王彦听了这话,心中一团希望之火顿时熄灭,,堂上也是一片死静,众人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还以为重金之下,真能如完颜宗弼一般,征得一两条妙计,却不想居然是扎筏子过江。

清军从巴县撤退之时,把舟船都带到北岸,带不走的则烧了个干干净净,明军一来首先就选择扎了木筏,尝试过江,结果连人带筏子,没到江心,就被冲到了下游。

王彦还特意选择了熟悉水战的太湖将领于世忠,领着一千熟悉水性的士卒,扎了一百多个木筏子渡江,可长江水流太急,与太湖水纹完全不同,一百多个筏进了江中,就被水流冲散,于世忠被水流带着漂了五里,丢了筏子天黑后才走回来,一些运气不好的漂到对岸,则被清军射杀。

经过这次试探,中路军得出经验,几个人过江,扎个筏子还行,几万人马过江,十之八九要吃败仗。

王彦心中失望,但脸上还是一片平静,站起身来,“你为朝廷出力之心,本阁十分欣慰。士逵你带他下去,取五两银子作为赏钱。”

陆士逵听了一抱拳,大步向郑四海走去,郑四海听了,却大着胆子道:“相公,小人从成都购买货物顺流运到巴县,都是扎的筏子。大筏子不比船差!”

“筏子能和船比?”于世忠本来希望真能听到什么过江良策,结果大失所望,听他还在说什么筏子,顿时踏出一步,按着战刀怒斥道。

他对此最有发言权,太湖义军最擅长操控船只与清兵水战,对船只了如指掌,而他又亲身体验了一番筏子渡江,筏子要是能和船比,他能被冲的找不到东西。

他一千弟兄,可是有一百多人没回来,这小商人为了百两黄金,是想害了整个中路军。

郑四海被于世忠的喝斥,吓了一跳,又见堂内诸多将军们按着刀柄,一个个脸色不善,更是吓得面无人色,结巴道:“相~相公,小人,怎么,敢,敢戏弄官军,借我一个胆,也不敢啊~”

王彦见他模样,心中约微疑惑,他挥了挥手,让陆士逵、于世忠退到一边,“筏子真能和船相比?你不要急,慢慢说!”

郑四海听了王彦的话,稍微镇定,吞了口唾沫,才开口说道:“相公应该听说过“买舟东下”一词。我们川蜀之地,河流比较湍急,船只从上游驶往下游十分容易,可回来就只能靠拉纤,但拉回来的成本太高,所以蜀地的商人大多先出钱造一条船,装上货物出川沿江而下,沿途顺着江水一边前进一边做生意,到长江中下游,货物卖的差不多了,就把船卖掉,自己从陆路返回四川。”

王彦不明白这和筏子有什么关系?但他心里虽然疑惑,却没有开口去问,耐心地听下去。

郑四海作为一个小商人,很会察言观色,他见众人脸色不好,连忙进入主题:“这买舟东下,那是大商贾的事情,像小人这样的小商人,哪里有钱买船,所以都是在上游扎大竹筏。蜀中多的就是大竹,扎的大些,也不担心费料。一般的筏子最多两层,能站十个人就了不起了,我们扎的筏子放三层大竹,长三丈,宽两丈,装的货物绝对不比一般的船少。”

“长三丈,宽两丈?”王彦微微皱眉,这确实比他们扎的筏子大许多,但是他还有疑问:“你这筏子是够大,但是筏子无帆无浆,长江水流又急,怎能控制方向呢?”

郑四海又吞一口唾沫,解释道:“回禀相公,我们扎了筏子从上游放下来,在江上要走数百里,靠的是用长杆掌握方向,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熟悉江上水纹。什么地方急,什么地方缓,什么地方有暗流,都要一清二楚。巴县这段江面,在大渡口转了一个湾,但水有惯势,大筏可以借水势,冲过江心,靠近北岸。此时水势会忽然改变,猛然回流向南,但只要用长杆撑住江底,奋力向前,便可冲到岸边。”

他这句话说完,堂内众人立刻议论起来,大多面带喜色。

造船工艺复杂,耗费时日众多,但扎筏子却快的没边,而且四周大山上都是大竹,砍之不尽,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材料。

如果一切真如郑四海所说,那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有了泸州的船只,再加上大竹筏,那渡江便不在话下了!明军杀过江去,包抄吴三桂,川蜀之战的胜算起码占了七成。

王彦心中一动,看了眼郑四海,脸上漏出喜爱之色,他站起身来,压了压手,让众人安静,然后吩咐道:“这样,士逵你带郑员外下去领取酬金!戴之藩你带人进山伐竹子,陈先生

负责遣人招募善于驾驶竹筏的民夫,甚下的人都给本阁去扎筏子!”

“诺!”众人个个抖擞精神,齐声应下!

(感谢longhong2530,秦松旺的月票。下章12点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