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617> 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难

这一队后金兵有一百余人,分成五六股队伍,最前沿的已经在数里之外,最后头的才刚刚出现。

他们全副武装,出现在道路两侧,在残破的道路之中是又被搜捡出来的没有逃掉的汉人丁口,与往山海关逃亡时的情形一样,这些汉人也是扶老携幼,不过人人面色悲苦,他们的脸上已经没有惊惶或是希冀,因为已经面临到了最坏的结局。

满兵们在马上喝骂着,也有一些汉人旗丁,他们是黑营兵,用辽东汉话喝斥那些走的慢的俘虏,喝令他们必须走快些。

成方等人一直躲在草从中,这里是十三山的外沿,他们是出来观察敌情的尖哨,在三天前,有一队挑出来的死士潜过女真骑兵巡逻和驻防的地段,前往宁远。

现在辽西各堡已经损失干净,宁远是距离十三山最近的城池,近来从西边传来风声,王在晋打算放弃关外的所有土地,把山海关驻军从四万增加到八万,然后修筑三道重关,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关外土地尽弃,人民全部内迁,安插在永平府到遵化等处。

三月时,王大晋至辽东,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要恢复辽西各城和诸堡,另一派则是站在王在晋一边,只愿修山海关,把银子省下来充实蓟镇。

宁远守将祖大寿此时应该是站在王在晋一边,此人毕竟是东林党的大佬之一,位高权重,获胜的机率很大。

一个多月前,朝廷命祖大寿修城,这么久时间下来,此人拖拖拉拉,根本没有出力的打算。

数月之间,广宁到山海关风云变幻,在后金获胜之后,大明这边各方的势力还在互相绞杀争斗,守战大计仍然没有定论,延续了自天启元年以来内争不止的传统。

十三山派出的人就是要冒死潜到宁远和山海关一带,打听到切实的消息。

如果第一拨人迟迟不回,第二拨就是成方率人出发。

十三山上现在有十余万人,多半是自广宁城四周逃难过来的百姓,辽西之地,百姓有近百万人,有数十万人逃到宁远和山海关一带,也有不少逃入关内,还有逃到觉华诸岛的,也有几十万人被后金兵俘获,还有少量的百姓散居在乡间,近来被八旗兵不断的发现捕获,当然也会有少量的幸运儿一直躲藏无事,毕竟八旗兵留守兵力不多,这么广袤的地域,一直成功躲藏的人数必定也是不少。

只有十三山这里的百姓为最多,聚集了十万人以上,杨二和毕麻子等江湖大豪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山上地域很大,原本就有几十个村落,有水源,野菜,野果,加上储藏的一些粮食,暂时来说还没有太大的麻烦,但一旦夏秋过去,进入冬季,十几万人聚集在山里,供给断绝,粮食消耗干净,那时候也就只有饿毙一途可走了。

至于强攻,十三山上倒不怎么怕,十来万人,丁壮男子有两三万人之多,辽东民风在此时确实剽悍,不敢抵抗的已经被抓走,就算此时后金统治区域里的还是有不少辽民舍生忘死的抵抗着,也有很多人找到机会就会逃亡,数年之后,六七百万人的辽民死的只剩下十分之一,那时候的辽民就谈不上剽悍勇武了,毕竟胆大敢死的已经全部死在残酷的屠杀和饥荒之中,剩下来的人们只能苟延残喘,血勇之气已经消耗殆尽。

现在的十三山上俱是丁壮敢战的男子为主,兵器也是很多,毕麻子和杨二都是一方豪侠,又是官府认可的团练之首,早前就准备了不少武器,然后这阵子在山上不停的打造枪头,每个壮年男子都尽量持有兵器,山中原本有不少猎户,加上丁壮子男也有很多善射之辈,所以弓手的数量也很多。

还有山高涧深,骑兵难入,十三山的山梁一道接着一道,外人不识地利,很难放心大胆深入,否则一旦中伏,山谷之中一阵混战死伤必定惨重,纵然八旗兵骁勇敢战,可也未必有这种胆略跑进来送死。

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粮食,有了粮食,十三山足以抗争到冬季,而女真人绝不可能留守一冬一春,到时候估计朝廷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十三山是撤是留,到时候也易于决定。

“东虏要杀人了。”成方身边的杨义突然低声说话,指着眼前的一队辫子兵低骂道:“一群畜生,狗日王八操的。”

不少趴伏在草从里的汉子都低低骂起来,东虏确实要斩杀一批人,都是从队伍里挑出来的体弱的老人,这些老人多半年老,身体孱弱,其实他们都在努力向前走,力图争命,但有这些人在队伍之中,队伍前行的速度太慢,老人如果不死,就算是喝骂鞭打,队伍前行的速度仍然不会快起来。

长长的队伍中有五六十个走的慢的老人被挑出来,他们有的呆滞,有的脸上有害怕之色,大多数老人不论男子还是老妇,都是大声劝家人不要闹,赶紧回去。

有一些小孩子也哭闹起来,家人赶紧把小孩子的嘴巴捂住,后金兵认为孩子也是拖累,如果有小孩哭闹的话也很危险,很容易被斩杀。

十几个后金兵持刀走过来,几十人骑马将家属和老人们隔开。

有一个男子大骂着冲过来,一个披甲的拔什库猛然策马冲向前,手中虎、牙刀一伸,所有人都见刀光一闪,那男子大骂着被斩下头颅,嘴巴在半空中似乎还在一张一阖。

这个拔什库似乎很满意自己这一刀,他两眼十分冷漠的看向整支汉人队伍,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没有人敢出声,也没有小孩子敢于哭闹。

“斩了他们。”

拔什库没有多说,策马慢慢离开,马匹步态悠闲的向前缓步前行,所到之处,一片死寂。

一群女真人喝令被挑出来的老人跪下,然后手起刀落的就是斩下头颅,他们神色都很淡漠,似乎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杀人对这些旗兵来说实在是太寻常了,这几年的战事下来,大明光是军人就战死十几万人,几乎每个旗兵手中都有好几条人命,还有铁岭之屠,开原之屠,汉人军民死者数十万,眼前这几十人,几乎顷刻间就被斩杀干净。

被杀老人的家人亲属忍不住跪下哭泣,头在地上碰的砰砰直响,几个旗兵眼中满是死气,跳下马操刀就走过去,一旁的汉民赶紧把这些人拉起来继续走,那几个旗兵见状又慢慢走回,跨、骑回马上,继续四处巡行。

虽然是押解羊群般的队伍,但在这样的手段之下,人们看着道边几十具无头尸体,看着鲜血横流的土地,此时就算再有血勇的汉子也是心生畏惧,只能加力奔走,往那辽中和辽东等处,成为牛马一般的包衣。

很多人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进一步的苦难,更多的苦难,无尽的苦难……在这里行走的这几千汉民,一半以上活不到崇祯年间,九成以上活不到清军入关后的太平年月。

“畜生……”

杨义看到一颗颗苍白发头的头颅被砍下,这个无视生死的汉子几近崩溃,如果不是顾忌到伙伴们的性命,杨义定然跳出来与这些八旗兵拼命。

“冷静。”成方按着杨义,所有人都很愤怒,但各人都能压住自己的情绪……这段时间,甚至这几年来,这种场景都是看的太多太多了。

押解人丁的旗兵渐渐走远,之后便是大量的推小车的人群过来,这些人都是青壮汉子,他们被女真人押解在一起,搜罗着辽西这边最后的财富,不管是多破的衣服或是破损的家俱,又或是各种搜罗到的粮食和杂粮,各种杂物,所有的东西堆积在一起,很多都是城里人不要的破烂,这些东西仍然是被搜罗到一起,用小车慢慢推到辽东。

八旗毕竟是刚刚从山里走出来的野蛮部族,他们的生产力太弱,穷困多年,这几年获得了辽东之地才逐渐摆脱最原始贫困的状态,但辽西的物资和财富对他们还是至关重要,绝不会轻易放弃。

押送车队的还是骑兵,由远及近,近处的车队已经往三岔河一带过去,远方的天际之下还是有小车的踪影,小股的骑兵手持长枪或挑刀,帽顶的红缨在地平线上轻轻的跳跃着。

“潜越很难……”成方对杨义轻声道:“但并非没有机会,虏骑现在还是以搜刮为主,围困我们的兵力是两黄旗和汉兵为主,他们多半在山脚下驻营,我们只要潜越至此,天黑之后出发,趁夜飞奔赶路,一夜之后距离宁远近了,只要小心小股的女真哨骑便可。”

杨义两眼有些血红,他道:“其实去不去的有什么打紧,现在山海关到宁远和觉华,依靠的就是金冠和祖大寿的兵马,加起来不到一万步骑,然后便是守山海关的白杆兵,四五千人,剩下的营兵少量是各镇的援兵,多半都是败逃溃兵,并不堪战。

从宁远到山海这几万兵马,实在是最后的余烬,战兵数量也并不多,家丁更加稀少,明军在辽东的几次惨败等于是人的大失血,一时半会的实在是缓不过劲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