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网>都市言情>材料帝国> 第六百八十一章 卡安的脑子没事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一章 卡安的脑子没事吧?

“怪我咯?”

在安河材料學院的电學实验室里,秦海听完许晓琪介绍的新冢化工因为盲目上马石墨烯装置而蒙受巨额亏损的信息,笑呵呵地嘟哝了一声。

“不怪你怪谁?”同样笑着反驳他的,是应邀到材料學院来做客的汽车专家张岱渭,他现在的身份是红原汽车集团的总工程师,而由他设计的红原汽车已经俨然成为国产品牌汽车的代表了。

“我虽不坑新冢,新冢却因我而被坑。”秦海胡扯了一句古文,然后说道:“新冢化工摔了个跟头,再想爬起来怎么也得一年半载了,足够我们在石墨烯项目上把应该赚的利润都赚到手。有了这笔钱,张总,咱们搞新能源汽车就有资本了。”

张岱渭对于大秦集团与新冢化工之间的暗斗并不太了解,只是在饭桌上听秦海说过一个大概,所以随口搭句话,调节一下气氛。听秦海把话题又引回了新能源汽车,他也就把注意力又转回来了。

“秦总,这次来红泽,我先要向你汇报的,就是永磁电机测试的情况。咱们安河电机厂生产的永磁电机,经过我们实验车间的长时间极限测试,证明性能出色,完全符合车用要求,与欧美同类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成本上还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意味着咱们已经掌握了这项关键技术,不用仰人鼻息了。”张岱渭带着兴奋的神情说道。

几年前,秦海与张岱渭初次见面,听张岱渭说起新能源汽车的设想,觉得与自己正在做的几个方向颇有一些关联。双方一拍即合,确定了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合作意向。

此后,张岱渭离开原来任职的北店汽车集团,到了红原汽车集团。他一面主持红原轿车的设计、生产工作。一面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储备,只等着秦海这边实现几项材料技术的突破,就可以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目前具备开发可行性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氢气作为燃料的汽车,其动力系统与传统汽车一样,都是内燃机。只是使用的燃料是氢气。氢能源汽车的优点在于环保。因为氢气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没有任何废气。开发氢能源汽车的技术关键在于氢气的存储,这涉及到储氢材料的开发。

另一类新能源汽车则是电动汽车,根据电能的来源,又分为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储电汽车。

张岱渭与秦海所讨论的新能源汽车,限定在储电汽车上,这是技术相对最为成熟的一种类型。张岱渭向秦海提出。采用储电方式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要点包括电机、储电装置和电能控制系统,要开发出新能源汽车,就必须解决这几项技术难题。

电机技术是最先得到突破的。在击败了小原会社,获得安河电机厂的所有权之后,秦海投入资金对电机厂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总工胡志忠和安河材料學院的永磁材料专家孙玉智率领团队共同攻关,很快就开发出了若干种基于钇基稀土永磁材料的电机,并且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这些电机中。就有专门为新能源汽车而准备的几种型号。张岱渭多次前往安河电机厂,与胡志忠、孙玉智等人讨论车用电机的技术。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技术改进。安河电机厂生产的车用永磁电机终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了。

由于大秦集团不具备汽车生产和营销的经验,因此从一开始,秦海就决定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将由大秦集团与红原汽车集团共同完成,双方在这个项目上将各占一半的股份。这个项目一旦启动,张岱渭是当仁不让的总经理,这一点也已经得到双方决策层的认同了。张岱渭说起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总是用“咱们”这个说法,这就是把大秦集团当成一家人的意思了。

“电能控制系统的开发方面,也有一个好消息。”秦海说道,“我们从英国引进的igbt生产线,几个月前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成,而且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高质量的igbt芯片。周工答应我,专门安排一个小组为我们开发基于国产igbt芯片的汽车电能控制系统,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秦海说的周工,是军方的航母专家周林磊。秦海用瞒天过海之计从英国尼斯公司手里买回来一套igbt生产设备,主要的起因就是因为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需要有igbt芯片作为能源控制器件。这套生产设备产权归大秦集团所有,但生产过程却在军方的管理之下,算是秦海为军方做的贡献。不过,这套生产设备的产能足够大,军方是不可能完全消化掉这些产品的,大多数的芯片最终还是会用于民用领域。

为了答谢秦海的帮助,周林磊专门安排了一个搞电子技术的小组,为秦海的新能源汽车开发电能控制系统。国防工业领域里集中了一大批技术能人,电能控制系统这东西听起来颇为高深,但对于军工部门来说,就是小意思了。人家平常搞的什么飞控系统、火控系统,难度比这个要高出几个数量级。把这项技术交给他们去做,秦海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张岱渭在北店汽车集团的时候,因为军用车辆的设计生产,也与军方有过接触,知道军方的技术实力。听秦海这样介绍,他欣慰地点了点头,道:“这可太好了,科工系统那边搞出来的东西,我是有信心的。”

“我已经向周工说了,三个月之前必须拿出成果来,否则以后军方的事情就别找我帮忙了。”秦海牛烘烘地表示道。

张岱渭哈哈一笑,道:“秦总真是有底气,敢要挟部队了。我倒觉得,也没必要这么着急,慢工出细活嘛,咱们的新能源汽车也没那么急。”

“谁说不急?”秦海瞪着眼睛道,“我希望明年七月之前就能够看到样车,最迟不晚于明年年底,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就要推向市场。”

“你是说,储电技术你已经解决了?”张岱渭从秦海的话里听出了一些端倪。因为在电机技术、电能控制系统得到解决之后,唯一的障碍就是储电技术了。安河材料學院一直在做储电技术的研究,这是张岱渭知道的。这次秦海专门把他从红原叫过来,又信誓旦旦地说明年七月之前要看到样车,显然是储电技术有了决定性的突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秦海装神弄鬼地说道,“还是请张总先看一个实验吧。”

说罢,秦海向实验室的里间喊了一声:“卡安先生,你们准备好了吗?”

秦海用的是英语,他话音未落,张岱渭就看见从里间屋里走出来一个高鼻子的外国人,旁边还跟着两名年轻的中国助手。那外国人向秦海和张岱渭微微欠了一下身子,用生硬的汉语说道:“秦总,张总,你们好。”

“你好你好,ho_are_诱……”张岱渭用中文和英语混合回答道。

“这是我们材料學院聘请的外籍科學家卡安先生。”秦海向张岱渭介绍道。

说话间,卡安已经指挥着两名助手把实验装置摆好了。这实验装置其实也挺简单,就是一台普通的电风扇,一个电流逆变器,还有一个肥皂大小的电池盒,中间用电线连接着。张岱渭是懂行的人,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是电池盒里的电池发出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再经过升压用于驱动电风扇。电风扇的功率按100w计算,一组目前常见的镍镉充电电池大约能够支持5分钟的运行。

“可以开始吗?”看到助手们摆好了装置之后,卡安向秦海请示道。

“开始吧。”秦海道。

卡安向助手做了个手势,助手合上电闸,如张岱渭事先知道的一样,电风扇开始高速旋转起来,发出呼呼的风声。卡安的另一名助手按下了桌上一台计时器的按钮,计时器上的液晶数字有节奏地跳动着,显示着风扇运转的时间。

“功率输出还不错。”张岱渭评论道,电池的性能评价除了容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极限输出功率。电动汽车里的电机功率很大,对于电池的输出功率有很高的要求。眼前这个电池盒只有肥皂大小,却能够让一台电风扇满负荷运转,至少在输出功率方面是令人满意的。

助手把张岱渭的评价翻译给了卡安,卡安得意地说道:“这只是一个小意思,理论上说,它可以输出比现在大10倍的功率,如果您想看实验的话,我们可以拿一个电炉来试试。”

“呃,先不必了吧。”张岱渭耸了耸肩,他有心向秦海抱怨一句,说这位卡安有些人来疯,但碍于卡安就在面前,他也不好直说了。以张岱渭的经验,现有的电池技术能够达到眼前这样的功率输出已经很不错了,再提高10倍……卡安的脑子没事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