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镇民脸色大变,一句话都不说,扔掉蓝皮小本本就拼命的挤了出去,消失在人群之中,有粗汉不明所以,一个蓝皮本本如何能叫他这般恐惧,真是奇怪,走到近前捡起來上下左右端详一番也沒弄明白个所以然,索性嗤的一声将蓝皮本本撕成两半,然后唰唰几下就把本本撕了个粉碎。
“揍他,老子平生最恨这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人。”
说罢那粗汉,带头抡起铜钵大的拳头砸向那蹩脚记者,一顿拳打脚踢,任凭他如何出言恐吓,求饶都无济于事,镇民打了个痛痛快快。
翻回头來再说于三和,他最终也沒在专列的废墟中找到吴孝良,还有不少烧焦的尸体压在废墟之中,谁都不愿承认,吴司令的遗体一定在这些烧焦的尸体当中,看着眼前一片惨状,于三和欲哭无泪,如果不是为了对此事有所交代,他早就举枪自尽了,专列毁了,随车的移动电台肯定也跟着一起毁掉,这个鸟不拉屎的小镇肯定沒有电报机,更何况就算有也不能用,这么重要的机密情报,如果用民用电台发出去,几乎就等于通电全国,他不会做这种蠢事。
但司令遇刺的消息必须尽快送回山东,于三和知道,目前山东军实权实际上掌握在一个叫澹台继泽的老头手中,这个人平素极为低调,看似不起眼但手中权力在山东却大的沒边,从工业建设到军队物资再到教育沒一样他不能管的,更重要的是目前驻防在济南的五十七师则奉吴孝良命令,在他进京开会期间听从澹台继泽调遣。
所以澹台老头掌握着整个山东军的中枢,吴司令能如此信任此人,那么这消息就必须立刻送给他,绝不可告知其他带兵将领,比如杨效欧,董海滨等人,这些人在吴孝良活着的时候会坚定的站在他一边,可一旦吴孝良不在人世了,这些人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万一消息被泄露事情只会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到时候山东军的大好局面就的随着内部的分崩离析而毁于一旦,甚至被其他军阀吞并消灭也未可,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找到合适的人,做出合适的应急策略。
这个人于三和选定了吴司令亲自任命的山东军二号人物澹台继泽,电报什么的最不可靠了,只好派人快马加鞭赶往济南,他这里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所有尸体都就地掩埋,谈后带着其余人尽快离开此地,连夜向北,离南京越远,形势败坏的可能就越低。
“裘十六,带十个你最亲信的人稍口信回济南就说……记得必须亲自告诉澹台继泽本人,其他人一概不得透露。”
“是。”
这裘十六是淞沪要塞防御战时跟随他活下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部下,这次护卫吴孝良來南京,于三和特意将他也调了來。
裘十六应声离去,于三和只觉得身子好似被抽空了力气一般,整个人都摇摇欲坠,但他咬牙坚持着,他知道自己此刻不能倒下,该善后的工作还有很多沒有完成。
当初在淞沪要塞防御战最危险的时刻,于三和都沒如此刻这般绝望过,等清理完所有尸体,又就地掩埋做好标识后,太阳已经西斜,于三和拖着疲惫的身子,带着专列幸存者离开了这个无名小镇。
很多随从的高级参谋都是沒主意的人,此刻对这位他们中有些人平素并不太放在眼中的警卫队长却言听计从,关键时刻参谋果真名副其实,除了能参谋参谋,连放屁都不响。
于三和也沒空和这些参谋们纠缠,乖乖跟着走的一切好说,不肯就范的一律采取强制措施带走。
他们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吴司令的尸体还沒辨认出來,总不能和大家伙埋到一起就算了,但于三和也的确是沒有办法,这里距离安徽战场很近,老蒋的人渗透进來很多,如果等他们的人大举赶到发现沒有吴司令的踪影,必然就会知道吴司令遇害的实情,所以他要在山东军可靠的军队來保护现场之前,尽可能快的离开这个肇事地点,同时散出风声去,就说吴司令受了轻伤,他会一路护送其北返济南,并且为了伤情好转,沿途无论文武一律不见。
但风声还是扩散了,据说是亲历车祸现场的《南京晨报》记者从江苏带回來的第一手消息。
蒋中正绷着脸,一份还散发着墨香气的《南京晨报》就放在桌前,不过他却兴奋起來,虽然晨报中将吴孝良的死讯咬的死死的,但沒有任何证据,哪怕有一张照片也会将说服力大大提高,手下人办事,越來越不靠谱了,看來必须将组建特情部队的事提上日程了。
“卖报,卖报,军事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府主席,淞沪抗战功臣于昨日在江苏被炸身亡。”
这一声声报童的叫卖声,有如一颗颗重磅炸弹扔进了人群中,人群立刻就炸开了锅。
“真的吗。”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在这不可能,一定是谣传,但报童反复吆喝,确定沒错,他们偶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纷纷掏钱买报。
《南京晨报》只是一份在南京当地发行,并且发行量很一般的报纸,但今天却卖的脱销了,报社不得不临时加印了三次,但仍旧供不应求。
南京街头彻底乱套了,这消息的威力甚至要远超过一枚重磅炸弹,街上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
“吴司令怎么可能在专列上被炸死,小日本的枪林弹雨都挺过來了,能死在自家人手里,不可能,不可能。”
“报纸上说的可是确凿……”
“中国人干的吗》也不尽然,日本人也恨透了武将军的……”
这一回南京警察也学乖了,见到街头有出现骚乱的苗头便立刻组织了警察上街维持秩序,同时建议南京警备司令部立刻发布戒严令。
很快,有可能爆发的骚乱被扑灭在萌芽之中,但善良的南京市民们更多的是相信了《南京晨报》的消息,因为这是一份有着身后国民党背景的报纸,这份报纸几乎可以形容为便衣私服在新闻界的高官大佬,所以尽管它的知名度不高,但其所发表的言论和新闻却都带着强烈的政治意味,和异乎寻常报社的准确性。
市民们竟不顾南京警备司令部的戒严令,自发走上街头,悼念这位曾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不朽贡献的年轻上将,经过口口相传,他过去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再次被放大,收复绥东和蒙古的功绩再次被摆到台面上,再加上刚刚取得胜利的淞沪抗战,一桩桩一件件,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些功绩自鸦片战争爆发至今近百年竟然是无人能出其右。
民族英雄不外如此,收复失地,打击外敌,不计个人得失,当今中国又有几人能及,于是,吴孝良头上的光环由中国最年轻的上将晋升为民族英雄,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拜是盲目的,更何况这个英雄是有血有肉昨天还距离他们如此只见的人呢。
一时之间,南京城上下各界除了一干党政公署以外都无一例外的沉浸在悲痛之中,各界人士纷纷撰文纪念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年轻上将。
噩耗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胡适等各界名人亦是纷纷撰文以示纪念,其中有一位名气并不高甚至很多人都沒听说过的人,这个人叫毛润芝,一篇文章大气磅礴,先是对吴孝良的半生功绩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文到半途话锋一转,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事件背后必有阴谋,而国民党当局对于将军的遇害不闻不问,这其中大有深意,在对其谴责的同时,又大力呼吁尽快立案调查,揪出真凶,好让将军英魂瞑目。
这是第一篇将矛头直至国民党中央乃至蒋中正的文章,虽然此人籍籍无名但却在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这才反应过來,是啊,直到现在南京方面也沒对将军遇难这件事做过明确的表态,甚至对此事的发生还装作不知道而不闻不问,更有传言说这是国民党内别有用心之人造的谣,有自称了解内情的人透露,吴将军的确遇刺,但只是受轻伤,目前正在返回济南途中,据说这些消息來自武将军的警卫队长。
人们迷惑了,不知道到底该相信哪个消息。
但随即三张照片的登报,又彻底坐实了关于吴孝良已经遇难消息的真相,现场一片狼藉,那片废墟怎么也看不出曾是将军的专列,几十具烧焦的尸体排成了行,狰狞可怖,已经无法辨认。
据称这三张照片來自吴将军遇难地附近小镇的居民,据称他亲耳所听,吴将军已经遇难,并且遗体就在那几十具尸体当中,可吴将军的警卫队长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而是将所有尸体就地掩埋,带着人匆匆北上。
照片与消息一出,全国哗然,人们所熟知的吴将军是照片上英俊瘦消的年轻半身戎装像,而今却成了一具具焦尸的其中之一,这又如何让广大国人接受。
悲痛与惋惜倏忽间便汇聚而变成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