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节

十三阿哥见了这些工艺精巧的镜子,顺手拿了一面过来,照着自己的面孔,便啧啧称赞。

“这一面就很好,”十三阿哥冠冕堂皇地说,“先留给福晋吧!让她也看看,一起帮着参详参详,看看有什么能再改得更好些的。毕竟是内宅多用的东西。”

石咏:……就知道会这样。

十三阿哥转脸望着贾琏:“听说令妹今年也要参选,便也拿一面去,姑娘家,在宫里这样的物事也是用得着的。”

石咏倒是从来都不知道迎春要应选的消息,他甚至不知道贾琏到底哪个妹子今年要参选。说实话,他认得贾琏也算挺久,但其实对贾家内院的事儿一无所知。

贾琏赶紧谢了十三阿哥,又说:“早先听家姐说起,福晋特意安排了照应舍妹,这里多谢十三爷了。”

十三阿哥无所谓地回答:“平郡王福晋在宫中遇上了福晋,她们娘儿两个投缘,再加上福晋的两个侄女也参选,所以约好了一处。”他见贾琏关心妹子,知他是个重手足情的,不似那等大家公子,只管着外头的事,家里姐妹们都抛在脑后。

石咏在一旁则如听天书一般,一会儿是贾琏口中的“家姐”,一会儿又是“平郡王福晋”,此刻他还完全不知道,这两位口中的同一个人,其实是他从书中所知的“元春”。

十三阿哥与贾琏自顾自说话,再也顾不上他。只听贾琏小心翼翼地问:“贵亲……可是有着落了?”

十三阿哥叹了口气,点点头:“有一个有着落了。说起来福晋的侄女是双生女儿,生得一模一样,却不得不……”

他说到这儿,突然省过来,福晋曾经提醒过的,说是英姐儿在承德的时候曾与石咏隔着帘子“见”过一面,对答过两句。虽说家里长辈都知道,石咏根本连英姐儿的真人儿都没有见着,可是为了英姐儿的名声着想,这事儿是兆佳氏府上的禁忌,让十三阿哥即便见了石咏,也千万别提此事。

十三阿哥一时有些不知该怎么往下说,偶尔瞅瞅石咏,只见他面上一阵茫然,一会儿望望贾琏,一会儿又望望自己,似乎脑海里一片懵,根本不知道两人在说什么。十三阿哥稍许放心。

此时距十六阿哥在承德为火铳所伤,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十三阿哥曾听十六阿哥说起过石咏替他奔走求医的经过,自然猜得到石咏那时极为紧张,只怕根本记不起曾与他对答过几句的英姐儿。

十三阿哥便放了心,同时岔开话题,不再谈秀女大挑的事。

只是他却不知道,石咏并不是记不起,只是这人反射弧特别长。再加上要一一对应,“福晋的侄女”、“双生女儿”、“其中一个”、“有着落”……石咏直过了很久很久,才想明白了十三阿哥言语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觉得一颗心悠悠地往下沉。

双生姑娘一起应选,一人能飞上枝头,另一人便至少不会落选,否则岂不是显得皇家眼光,忽高忽低,选人之际全无半点准数?所以不管“有着落”的那个究竟是不是英小姐,英小姐的终身大事都会在这次选秀中被决定。

石咏反射弧虽长,做出判断却很快,立刻便确证了,一直心心念念记挂着的人,到底与他半点儿缘分都无。

几个人商量完镜子的事,石咏与贾琏一起告辞。走出十三阿哥府,贾琏才轻声问:“茂行,你可还好?”

贾琏心思较细些,已经留意到石咏情绪不高,并且出人意料地少言寡语,一出金鱼胡同,只管闷着头往灯市口那头走去。

石咏:“啊?”

他怔了怔,才省过来,连忙道:“多谢琏二哥关怀,我好得很……没啥!”

——不过就是心里隐隐作痛罢了。

贾琏完全不知石咏此刻心里正在为兆佳小姐的事感慨,但见他闷闷不乐,便拉着他一起,先说是要吃酒,甚至死乞白赖地将石咏拉到西四胡同,石咏到底还是向贾琏告辞,谢过贾琏的好意,表示他并无什么大碍,并约定了明后天继续商议煤油灯的事儿。

别过贾琏,石咏独自自西往南,一人归家,路过内务府府署,几名刚刚办完差事的官员见到他,都与他打招呼。石咏脸上绷着礼貌而僵硬的微笑,却全然不知自己在说什么。直到与众人作别,踽踽行至紫禁城外,护城河边,天边一道金色的阳光斜斜照耀在宫城角楼上,石咏深吸一口气,才觉得脑海里逐渐清明起来。

他走到护城河,隔河与那座煌煌的宫城遥遥相望。他突然明白在心中隐隐约约折磨着他的,并非得不到带来的失落,而是为她人感到万分惋惜。

回忆此刻显得格外奢侈,说来他与英小姐两人以往的交集,在外人看来少得可怜,可是此时回想起来,他自能在心中描绘出那样一个聪明俊秀,又有主见的少女形象。

这样的好女子,于婚姻大事之上,于自己的余生与幸福,竟全无半点做主的能力,只能静默着等待一无所有的前程,偏还要打叠精神强颜欢笑,摆出最优雅的姿态任人挑挑拣拣……他虽然不是女子,可却一样能感同身受,为英小姐感到不值,为这个天下的女子都感到不值。

他抬眼望着护城河对岸那座巍峨而立的皇城,这副角楼夕照的景象他在另一个时空看过无数遍,向来只为那座角楼独一无二的美感所折服,可是身处这个时空里,石咏心头却生出异样:这座皇城,固然象征着皇权威严,也一样禁锢并压抑着那些本该与他一样的灵魂,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兄弟没有兄弟……女子们,便也没有自己选择幸福的余地。

石咏想到这里,伸手重重一掌,拍在身前的汉白玉栏杆上,将自己的手掌打得生疼,可是他顾不上手掌疼痛,唯觉胸中有股意气无法宣泄:

都是这封建王朝宗法社会……制度的锅啊!

偏生无论他已经付出了多少努力,攒下了多少本钱,现在看来,都远远未够,不足以改变任何事情。

“喂,说你呢,在这儿做什么?”

石咏可不知道,就在他立在这护城河一边胡愁乱恨的时候,早有几名御前侍卫盯上了他,早已从他背后悄悄地围过来,看此人是否想在此图谋不轨。当见到石咏伸手在护城河栏杆上重重一拍,这些侍卫们大多更加恼怒,心想此人对这紫禁城周边的建筑竟然如此藐视,当即上前喝问。

石咏一震,早已醒过神,转头看向来人:“丹济大人,连我都不认得了吗?”

来人是三等御前侍卫丹济,是肃亲王豪格的重孙,因不是嫡支,身上只有一个不入八分的爵位,但是自幼习武,所以被选拔成为御前侍卫,常年值守西华门,因此与石咏相熟。

“原来是茂行啊!”丹济见是熟人,放下心来,转眼又起疑,“在这里做什么呢?”

石咏:……

他一时觉得尴尬非常,原来像辛弃疾那样“把栏杆拍遍”,也是会来惹来麻烦的。

对面的丹济打量着石咏,也在心里犯嘀咕:刚才石大人神情严肃,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又是那样重重地拍着护城河上的栏杆,再联想到这位大人早先修西华门时候发现了不少偷换材料,以次充好之事。丹济眼珠一转,心中便大致有数,当即冲石咏拱一拱手,道:“真是佩服茂行,都这个时辰了还在忙于公务!”

石咏:我……哪有?

丹济凑上来,小声说:“茂行这可是检查出哪里不妥当了没有?”

一提到公事上头,石咏立马反应过来,当即心里好笑,可面上却半点不显,背着手平静地道:“这倒还没有,此前觉得这片栏杆基座不稳,恐是当初安上的时候偷工减料了,外层土石没有夯实。现在一试,倒觉得还行,该是地基扎得严实的缘故……”

这下丹济更加确定了心里的判断,连忙对石咏低声说:“这又是皇上命检查哪里的工程了不成?”

丹济深知这宫苑营建最是肥差,也最容易出蛀虫,所以向石咏打听,看看哪家会倒霉。

石咏只能装出一脸苦笑,对丹济十分隐晦地说:“上头布置出来的差事,咱们做下属的能不听着吗?丹济大人也莫要再问了,这种事儿,沾上了便没个好儿……”

他说着又大力拍了两下汉白玉的栏杆,说:“只要这边的建筑没有差池,我等向上头自然好交差!就怕万一……”

万一被他拍两下这栏杆便真的被拍坏了,那他石咏的运气,就可真的是没谁了。

丹济连忙称是,伸手向后一挥,向御前侍卫们示意这边无事,然后拍拍石咏的肩膀,笑着说:“无事就好,无事就好!”随即给石咏使个眼色,转身带着人,又往西华门那头去巡视去了。

石咏登时松了一口气,心想:果真不能胡愁乱恨那!

老尚书马尔汉府邸。

十三阿哥福晋兆佳氏择日归宁,先将宫里的意思向喜塔腊氏说了,然后想听听老太太的意见。

喜塔腊氏听说,只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皇家既已拿了主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好说的?”

十三福晋咬咬唇,心知嫡母说的很是:她当初被指给十三阿哥的时候懵懵懂懂,后来多经风雨,才晓得皇家指婚背后弯弯绕极多。如英指给弘春,绝不止是一对小儿女成就姻缘,更是将如英的亲爹穆尔泰,并老尚书一家,都绑在了十四阿哥这艘船上……当然,除此之外,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本就是异母的兄弟,如今更是亲上作亲。

“老太太觉得,这事儿女儿该向英姐儿说明么?”兆佳氏征求嫡母的意见。

喜塔腊氏想了想,终是叹了口气,摇头说:“还是先别告诉英姐儿了,她那性子,但凡选秀的时候出了半点岔子,都不是兆佳氏一族能担得起的。你若有功夫,倒不如与玉姐儿好生聊一聊。玉姐儿一向心气儿高,若是晓得了指婚指得不如妹妹,想必不好过。”

十三福晋想了想,也觉得如此,如英那里,她只敢教导如英选秀时表现得体,莫丢了兆佳氏的脸面,而如玉那里,她倒是要好好劝慰劝慰,将皇家的事儿揉开了掰碎了说明白才行。

“姑母,真的是……这样么?”如玉听了兆佳氏的话,脸上现出无奈的苦楚。

兆佳氏知道这个侄女儿一向好强,嫁得没有妹妹好,自尊心上怕就先过不去,只能低低地劝:“姑母在私心里,若是你与如英,能对调就好了……”

兆佳氏心里凭空想象,若是如英听了这消息,只怕不知会为亲姊高兴成什么样子。

“可是这世事便是如此,外头光鲜,里头却未必过得舒坦……对了,姑母在宫里的时候,十四福晋将你的人品相貌都赞了又赞,娘娘们也已经拿定了主意,要给你指个妥当的人家,断不会委屈了你!”

如玉忙笑着谢过兆佳氏,可是心里却补上一句:无论怎么不委屈,妹妹高嫁之事都已成定局,自己嫁得再好,也越不过妹妹去。

兆佳氏见如玉虽然脸上挂着笑,依旧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心里暗叹造化弄人,但也实在无法,只得将如玉好生劝过,又将身为皇家媳妇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楚多少透露了一些,又将特地捎来送给姐俩的玻璃镜子取出来交给如玉。

如玉心里纵有千般不甘,也知此事已成定局,无可更改,多想亦无益。她含笑谢过姑母之赐,见那玻璃镜子将人影照得无比清晰,与以前的铜镜全然不同,也是骇异。

一时如玉将这镜子带去给如英把玩,如英见了登时笑道:“姐姐,以前人都说我们两人生得一模一样,如今可算是能瞧个清楚,看我们眉眼是不是全一样了。”

她一面说着,半是撒娇,伸臂将姐姐抱住,姐妹两人,几乎完全相似的面容一下子呈现在那面玻璃镜面之中。果然,两张俏如春花的笑脸,眉眼五官,全无半点分别。

如玉脸上挂着笑,心里却是一抽,明明是完全一样的姐妹两个,人生却将南辕北辙,命运要从此迥然不同了。

第142章

不日便是初选, 荣府中人事先得了老太太和凤姐儿的嘱咐,遣了妥当的家人将迎春早早送至宫门处, 等候入宫。

今日是初选, 迎春在宫中一直留到掌灯时分, 方始由神武门出, 寻到自家骡车,缓缓归家。

迎春应选是荣府大事,荣府自老太太以下, 全聚在荣禧堂等候。宁府那边, 尤氏因儿媳身子不大爽利,便自己一人过来, 侍立在老太太下首等候。就连宝玉, 听说二姐姐回来,也赶过来凑个热闹。

少时迎春的车驾回到贾府, 贾母等人早早得了消息, 知道二姑娘初选已经过了, 一面忙不迭地打发人去平郡王府给元春送信,一面叫人快快将迎春请进来,揽至身边, 拉着手直说“好姑娘”。

迎春生母地位不显, 再加上性子使然,成天闷声不语,在贾府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如今日这般被人众星捧月地迎进来, 又得贾母如此怜爱,几乎是前所未有之事。

听见贾母赞她,迎春脸上泛起红晕,低下头犹豫了片刻,到底是起身向贾母行了个蹲礼,谢过老太太的照应。

她苦练了很久的礼仪,如今行起礼来,一板一眼,端严周正,叫人挑不出半点儿错。贾母见了,更是双眼泛红,道:“二丫头,辛苦你了!”

少时迎春起来,却又走到凤姐儿跟前,郑而重之行了个礼,说:“二嫂子,若是没有嫂子,若是没有二哥哥和嫂子照应……”说到这里,迎春也是眼圈儿一红,说不下去了。

凤姐儿一向善于察言观色,当下吓得拉起迎春的手,连忙问:“二妹妹这是怎么了?可是在宫里受了委屈?”

迎春赶紧使劲儿摇了摇头,可是心中依旧感激。

她就算是个“二木头”,可这次选秀的事儿,贾府里人待她,谁是真情,谁是假意,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这次进宫初选,所有待选秀女都只穿一色式样的旗装,不得穿戴多余的佩饰与首饰,所以凤姐儿空有个织金所在手里头,却无法帮迎春妆扮,便替迎春准备了不少小银封,让她带进宫里,随手赏人。这在宫中,给迎春帮了不少忙。

而贾琏早先向兆佳氏老尚书府打过招呼,迎春进宫初选时与老尚书府上的双胞胎在一处,彼此照应,这也令迎春心存感激。

“今儿在宫中,兆佳氏的两位小姐也帮了妹妹不少……”迎春低低地向凤姐儿阐述。

那件事儿,还要从她带进宫的那一小面玻璃镜子说起。

此前玻璃厂试制出了玻璃镜子,贾琏便带了一小面家来,赠了给迎春。那镜子不过半个手掌大小,装在个小粉盒里,往袖子里一揣,带进宫,往脸上补点粉什么的都是用得着的。

迎春谢过兄嫂之赠,将东西带了进宫。没曾想在休息的时候,这东西被别的秀女见到,自然引来众人围观。便有那精明厉害的看破了迎春是个忍气吞声的性子,一开口就说是荣府的亲戚,向迎春强讨这面镜子。

迎春素习懦弱,在家里便是个乳母也能指使得动她,到了宫里更是一句话都不敢开口,旁人向她讨这面镜子,她就真的差点儿给了出去。

所幸那时有如英仗义执言,张口就问对方底细,到底是荣府的什么亲戚。如英牙尖嘴利,又有如玉时不时在一旁柔声软语地“相帮”,登时将对方的假面具给戳了,只抛下一句“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底将迎春的镜子给她留下,转身走了。

迎春回到府里,回想起宫中的种种情形,越发感激兄嫂贾琏夫妇,事先替她想得周到。

凤姐儿见迎春红了眼圈,便知这个妹妹受了委屈,连忙将她拉到一边,小声问:“到底是怎么了,来来来,且先说与嫂子听听……”

这姑嫂两个,一下子就将邢王二位夫人给越过去了,这两位面上有些挂不住。王夫人还好,原本这事儿就没怎么掺和。邢夫人那边,却心底一股无名火起,心想迎春竟然无视自己这个嫡母,实在是不知礼数,她心里暗暗咒开:不过是公府千金又如何,说来说去,只是个庶女,接着选秀想攀高枝儿,怕是在做梦吧!

想到这里,邢夫人又连凤姐也一起怪上了,怪儿媳多事,又怪老太太大惊小怪:迎春这才次是初选过了而已,谁知道复选时能不能选中。

无独有偶,邢夫人夫妻两个,简直是如出一辙的心思。

不多时,荣禧堂外头闹将起来,说是大老爷贾赦吃多了酒,听说庶女初选过了归家,赶来吵闹。

“费这许多心思选来作甚?依我说,还不如宫里早早撂了牌子,有我这个当爹的自行给她安排夫家!”

贾赦一路高声吵闹,这番话教荣禧堂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贾母气得身子发抖,怒道:“孽障!你打得什么缺德主意,当我还不知道吗?”

早先贾赦想走十四阿哥的门路,在兵部讨个缺,因此起意要将迎春许给十四阿哥麾下的一名门客,只因碍着迎春还要选秀,迟迟没能说定。眼下看见迎春过了初选,万一复选记名了,以迎春的出身,亲事不会指得太高,实在是不如他用来走门路来得“实惠”。

然而贾母惦记着元春,晓得迎春若是低嫁,回头平郡王府脸面上不好看,因此死活不同意贾赦事先给女儿说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